弱龄虑事心常破,壮岁投闲鬓已华。
但得安贫如北阮,何妨受侮似东家。
和沈秀才
弱龄虑事心常破,壮岁投闲鬓已华。但得安贫如北阮,何妨受侮似东家。
译文:
在年少时思考问题总是心烦意乱,壮年时期则选择放下杂事追求闲适生活。只要能像北阮一样过上清贫的生活,又何必在乎别人的侮辱呢?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潘良贵创作的七言绝句《和沈秀才》。诗人通过自身的经历,表达了对生活的不同态度和追求。
诗的第一句“弱龄虑事心常破”,表达了诗人年少时的心境,他总是因为一些琐事而感到烦恼。这种心态让他的思绪常常被打破。这里的“弱龄”指的是年轻的时期,“虑事”即思考事情,“心常破”即心情经常被打破,表现出了诗人内心的不稳定和迷茫。
诗的第二句“壮岁投闲鬓已华”,则是描述了诗人在成熟时期的心境。他在中年时选择远离官场的纷争,过起了闲适的生活。这里的“壮岁”指的是成熟的时期,“投闲”即远离喧嚣,“鬓已华”即头发已经变白,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成熟。
最后两句“但得安贫如北阮,何妨受侮似东家”,则是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总结。他认为只要能够像北阮一样保持清贫的生活,又何必在意别人对自己的侮辱呢?这里的“北阮”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隐士北阮,代表着隐居生活的理想状态;“东家”则指受人欺负的人,这里用来形容自己的处世态度。
这首诗通过对诗人自身经历的描绘,展示了他对生活不同阶段的态度和追求。从年少时的烦恼到中年时的安宁,再到晚年的淡泊,诗人展现了自己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