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玦江头弄钓舟,兰花杜若满芳洲。
如何才子无骚思,只咏蔷薇与石榴。
注释:在长江的岸边,李群玉挥别了他心爱的兰蕙。满目都是杜若花香,芬芳馥郁,沁人心脾。然而,这些美丽的事物却无法激发他的诗思,他只是一味地咏唱蔷薇、石榴等俗物。
赏析:此诗是作者在离开江头时,看到兰蕙、杜若,感叹才子无骚思,只咏蔷薇与石榴而作。诗人以江边兰蕙、杜若为意象,借物抒情,表达了他对才子缺乏文采的失望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诗歌创作的热情。
捐玦江头弄钓舟,兰花杜若满芳洲。
如何才子无骚思,只咏蔷薇与石榴。
注释:在长江的岸边,李群玉挥别了他心爱的兰蕙。满目都是杜若花香,芬芳馥郁,沁人心脾。然而,这些美丽的事物却无法激发他的诗思,他只是一味地咏唱蔷薇、石榴等俗物。
赏析:此诗是作者在离开江头时,看到兰蕙、杜若,感叹才子无骚思,只咏蔷薇与石榴而作。诗人以江边兰蕙、杜若为意象,借物抒情,表达了他对才子缺乏文采的失望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诗歌创作的热情。
【注释】 少海:少海即今渤海。鹤禁虚:指唐玄宗在东都洛阳建太清宫,令白鹤居住,以象征太平世界,但因安禄山叛乱,宫中又设鹤禁,故称少海无波。曹蜍:《史记·秦始皇本纪》载:“有鱼方吞下尾,有鸟集于上而射之,并集。”后遂以“曹蜍”喻奸佞小人。和宁外:和宁是唐代宗的年号,唐肃宗时,改元至德。这里用“和宁”,意指朝廷对肃代之事有所收敛。建储:汉宣帝刘询曾说:“汉家尧后,魏后必兴。”后汉明帝梦见金人头顶玉匣
【注释】槟榔:一种植物。参苓:人参、茯苓,均为名贵中药材。折槛:指监狱。九虎深:指监狱的深处。道乡亭:在今广西昭平县,为古代著名诗人陶渊明的居所。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作者对画中景与画中人进行了巧妙的艺术处理,以诗中的“知音”来点化画中的“知音”,使画面具有了更深的意境和艺术魅力。 首句“槟榔口里吐参苓”,“槟榔口”指人的嘴唇,“吐”指说出,“参苓”指人参、茯苓等药材
【注释】 吊湘谁解荐江蓠,忠愤泠泠写七丝。 愁绝九疑山下听,重华应许就陈词。 注释:在长沙的湘水边,谁能推荐贤士江蓠呢?我以忠诚的愤懑之情写成了七弦琴曲《楚辞》中的《九歌》。我愁肠百结,在九疑山脚下聆听琴声,希望有位贤德的人能听到我的《九歌》,让我得以陈言进谏。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湖南时所作。诗中通过写自己对湘地的热爱,表达了诗人渴望为国效力而不得志的苦闷心情。 起句“吊湘谁解荐江蓠”
注释:在池边蜀锦铺满的水面,照映着深衣,我整日倚栏背诵楚辞。要想领略这种花香绝处,就一定要等到露凉风细雨后晴朗的时候。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王尧章在《题王尧章伫香亭 其一》中所写的。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要识此花香绝处”,是说要想真正领略到这花香绝处的境界,只有到了露凉、风细雨晴时才行。这里,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表现了荷花的高洁品格和超凡脱俗的意境。 首句“满池蜀锦照深衣”,是写景
这首诗是王尧章在伫香亭写的一首七绝。它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理解。 我们来看第一句“对花味道兴何长,好学颜家到坐忘。”这句诗描述了诗人在面对花朵时的感受。他感到一种深深的愉悦和满足,仿佛与花儿产生了某种特殊的联系。这种愉悦感让他忘记了一切烦恼和忧虑,甚至达到了一种“坐忘”的境界,即完全沉浸于当下,忘记了时间的流逝。这一句中,“对花”是一个关键词
【注释】 离骚:屈原的代表作。“离”通“罹”,遭受、遭遇的意思;“骚”即《楚辞》。 沧浪:指江湖。传说楚国大夫渔父曾乘舟在江湖中垂钓。 楚荃:楚地出产的箭,这里以指楚地特产。 孤钩寡珥:形容剑锋锐利,没有装饰。 【赏析】 本诗前两句写胡道士弹琴的情景。庐山是诗人游览过的地方,胡道士是李白所敬仰的人,所以对这位道士十分钦佩。“前世沧浪握楚荃”,意思是说胡道士曾经像渔父那样在江湖中垂钓
故园荷屋傍濂溪,苦爱莲花入梦思。 故园:指故乡的庭院,也指作者的家乡。 苦爱莲花:非常喜欢荷花。苦,这里指喜欢。 入梦思:进入梦境中思念她。 今日题诗还自笑:今天在题写这首诗时自己却忍不住笑了起来。题目中的“题”是指题写,“诗”是诗歌。 江湖尘土鬓成丝:江湖,这里指世俗生活。尘土,这里指红尘俗世。鬓(bìn) ,指头发。成丝,形容白发。 赏析: 此诗首句写景,点出“莲”字;次句抒情
``` 和遍陶翁饮酒诗,醉笼天地入鸱夷。 细看官爵成何物,肯带奚囊过九疑。 注释:我模仿陶渊明饮酒的意境,创作了这首诗。细细观察官场中的名利,发现它们不过是虚无缥缈的东西罢了,又怎会用那些空空的袋子去追求那些遥不可及的九疑山呢? 赏析:这首诗以模仿陶渊明饮酒的意境开篇,表达了诗人对官场名利的看法。他观察到官场中的名利不过是虚无缥缈的东西罢了,又怎会用那些空空的袋子去追求那些遥不可及的九疑山呢
赵司法诗集自题近道盖取工部所贻元隐居诗中语也因书二绝其二 浣花骚伯杳难□,世上宁无元隐居。 世间或许难以寻觅到像元隐居那样高超的诗人,他们的作品如同绿绮琴那般,让人叹为观止。 译文: 在浣花溪畔,有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作品如绿绮琴般美妙绝伦。尽管世事纷繁复杂,但我相信,世界上一定有这样一位元隐居般的诗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元隐居和赵司法之间的诗歌创作,赞美了元隐居的诗才。同时
以下是对宋代诗人乐雷发所作的《术士醴陵丁梦荣将之舂陵有赠 其二》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1. 绿水池边旧钓矶:“绿水”指池水,“潭”是水的深蓝色。“旧钓矶”指过去常去钓鱼的地方,矶是小岛的意思。 2. 何时归去濯征衣:这里表达一种归隐的愿望,希望有机会回到那个宁静的地方洗涤尘世的烦恼。“濯”意为洗,“征衣”指的是旅途中的衣物,这里指辛苦或劳苦的衣服。 3. 千年城郭应无恙
注释: 1. 光顺门前系马吟,弘文馆里翠云春。 这句诗的意思是,我在光顺门前系马时吟诵了这首诗。 2. 却怜白首河西尉,枉作蓬莱献赋人。 这句诗的意思是,我可怜那些年迈的西河太守,他们白白地成为了向朝廷献赋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读李群玉集时所创作的作品。诗人通过自己的诗句,表达了对那些被朝廷征召为献赋人的人们的感慨和同情。诗人认为这些人本可以为国家做出贡献
诗句如下: 万缕春风窣汴堤,锦帆何处柳空垂。 流莺应有儿孙在,问著隋朝总不知。 译文为: 春风轻轻吹过汴河的堤岸,锦帆之上的柳树空空如也。 流落的黄莺应该也有子孙在世,只是他们或许已经忘记了隋朝。 赏析如下: 这首诗描绘了汴河春天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全诗以春风和锦帆为主题,营造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同时通过对流莺的描写,反映了历史的变迁和时间的流逝。整体上
咏史六首高祖 原文: 请室冤魂叫不闻,神丘隆碣谩遗文。 平生词藻谁知己,腐鼠孤雏却误君。 注释: - 请室冤魂叫不闻:指历史上那些被冤枉的人的冤魂无法申诉,他们的冤屈声声呼唤都无人听闻。 - 神丘隆碣谩遗文:形容那些显赫一时但最终湮没无闻的人物,他们的功绩和遗迹只是徒劳地留在石碑上。 - 平生词藻谁知己:表示一个人一生的文学才华只有极少数人能理解赏识。 - 腐鼠孤雏却误君
注释: 惆怅枯株无晬盘,云横太白梦魂寒: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惆怅地看着那些枯萎的树桩没有盛放的花苞,就像天上那轮明月一样,云彩遮拦了月光,让人感到寒冷。 半生骄吝如蜗缩,自把西铭反覆看: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半生的骄傲和吝啬就像一只蜗牛那样,缩在自己的壳里不肯出来。我一直在反复地阅读《西铭》这本书。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抒发感慨的诗,诗人借物咏怀,以枯树、云彩、蜗牛等为喻
诗句释义及赏析 注释: 1. 谁掘骊山起老师 - 这句话可能是对“谁为横渠(张载)”的引用,暗指是谁挖掘了骊山来发现或者重振张载的学问。张载是宋代著名的理学家,提倡气、性等概念,其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此处用骊山象征张载的思想被重新发掘和重视。 2. 竹林灯火共心期 - “竹林”可能指的是张载常居的竹林精舍,而“灯火”则象征着夜深人静时的思考与讨论
仙云寒锁碧瑶天,指云雾缭绕如仙云般寒冷地锁住碧绿的天幕。突兀吟坛北斗边,形容吟诗之地如同北斗七星般高耸而突兀。 诗句“仙云寒锁碧瑶天”运用了丰富的比喻与想象,将天空描绘得神秘又美丽。其中,“仙云寒锁”形容云雾之浓厚与寒冷,给人以仙境般的感觉;“碧瑶天”则暗示着高远和清纯,可能是诗人灵感的源泉。“突兀吟坛北斗边”中的“突兀”二字,突出了吟诗场所的独特性——它高耸入云,仿佛在众星之中最为显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