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苔藤蔓饰须眉,狮子标形是与非。
果解颦呻作哮吼,窟中狐兔定魂飞。
【注释】
嵩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市,是我国五岳之一,有“中岳”、“天地根”之誉。二十四咏:指唐代诗人王勃的《游嵩山诗》,共二十四首,每首都以“嵩山”为题。青童峰:在河南省登封市西北,是嵩山的主峰。狮子标形是与非:意思是说青童峰上石壁上刻着狮子的形象,究竟是象征什么。
颦呻:形容女子哭的样子。哮吼:形容虎啸的声音。窟中狐兔定魂飞:意思是说青童峰上的洞穴里住着狐狸和兔子等动物,它们听到虎啸声后就会吓得魂飞魄散。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嵩山主峰——青童峰上石壁上刻着的狮子形象。诗前两句写狮子形象,后两句写石壁之上的洞中动物听到虎啸声后魂飞魄散的景象。
全诗四句,每一句都用四个字构成对偶句式,形式整齐,音韵和谐。前两句写石壁上的狮子形象,用比喻手法,将狮子比作须眉(即眉毛)修饰,把狮子比作狮标(即狮形),突出了石壁上的狮子形象生动逼真;后两句写石壁之上的洞中动物听到虎啸声后的惊惶景象,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洞中的动物比作果解(即吃)了颦呻(即哭泣)的虎,用穴中狐兔定魂飞来描绘出洞中动物听到虎啸声后的惊惶失措的情景,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石壁上的洞中动物听到虎啸声后的惊恐不安的情绪。
此诗语言简洁明快,构思精巧别致,富有浓厚的地方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