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川不到十年间,鱼鸟今应怪我还。
浪得浮名销壮节,羞将白发见青山。
野花向客开如笑,芳草留人意自闲。
却到谢公题壁处,向风清泪独潺潺。
这首诗的作者不详,但从诗的内容看,应是宋代诗人。全诗如下:
再至西都
伊川不到十年间,鱼鸟今应怪我还。
浪得浮名销壮节,羞将白发见青山。
野花向客开如笑,芳草留人意自闲。
却到谢公题壁处,向风清泪独潺潺。
注释:
- 伊川不到十年间:伊川,即洛阳,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故乡。这里指作者离开伊川后不到十年的时间又回到了这里。
- 鱼鸟今应怪我还:鱼鸟,这里指伊川的自然环境和人民。他们应该会感到惊讶,因为我又回来了。
- 浪得浮名销壮节:浪得,虚有的、不实在的。浮名,虚假的名声。这里的“壮节”指的是高尚的节操或志向。作者说自己虽然拥有虚有的名声,但却失去了自己的志向和节操。
- 羞将白发见青山:羞,羞愧。这里指作者因为年事已高而感到羞愧,因为他的头发已经变白,但仍然像年轻时那样热爱大自然。
- 野花向客开如笑:野花,指伊川的自然景物。这里的“野花”是指那些在野外生长的花朵。它们似乎在欢迎客人的到来,好像在笑着一样。
- 芳草留人意自闲:芳草,指草地上的花草。这里的“芳草”是指那些在草地上生长的花草。它们似乎是有意地留下一种悠闲自在的感觉,让人感觉非常舒适。
- 却到谢公题壁处,向风清泪独潺潺:谢公,指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他的书法被誉为“天下第一”,被世人传颂不已。这里的“题壁处”是指王羲之曾经题写过诗的地方。然而,当我来到这里时,却看到那题过诗的地方依然保留着王羲之的墨迹,只是风吹过那里留下了一滴滴清澈的泪水,仿佛是在诉说着他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