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原高下细如鳞,树转城回路欲分。
望月西楼人共远,跃鞍南陌草初薰。
短亭山翠偏多叠,送目鸿惊不及群。
一驿赋成应援笔,好凭飞翼寄归云。
诗句解释与注释
- 晴原高下细如鳞:晴朗的原野上,高低不平的地方像鱼鳞一样清晰可辨。
- 树转城回路欲分:树林在城中蜿蜒曲折,仿佛要分道扬镳。
- 望月西楼人共远:在西楼遥望明月,感觉人和月亮都在远离。
- 跃鞍南陌草初薰:骑马穿过南边的小路,路旁的草地刚刚被熏香。
- 短亭山翠偏多叠:短亭周围山峦苍翠,层层叠叠。
- 送目鸿惊不及群:看着飞翔的大雁,我惊讶得连它们都比不上。
- 一驿赋成应援笔:在驿站中完成了一首诗,准备用来回赠朋友。
- 好凭飞翼寄归云:希望借助飞翔的力量,将思念化作白云返回故乡。
译文
晴朗的原野上,高低不平的地方如鱼鳞般清晰;树木在城里弯弯曲曲地蜿蜒,似乎要各自走向不同的道路。
遥望西楼时,觉得人和月亮都在远离;骑马穿过南边的小径,路上草香刚被点燃。
短亭周围青山苍翠,层层叠叠如同画卷;望着飞过的大雁,我惊讶得连它们的飞行速度都不及。
完成一首诗后,准备拿它回赠友人。
愿借助飞翔的力量,让思念变成白云回到故乡。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在送别窦秀才时的心情。整首诗通过对景抒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同时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
首句“晴原高下细如鳞”描绘了晴原上的高差和细微之处,形象生动。紧接着“树转城回路欲分”,诗人将树林和城路巧妙地联系起来,形成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望月西楼人共远”则通过仰望月光下的西楼,表达了诗人与朋友分别时的感慨。“跃鞍南陌草初薰”则通过骑马过南陌的情景,展现了春天的到来和大地的生机。“短亭山翠偏多叠”,描绘了短亭周围的山峦苍翠,层层叠叠的景象,给人以宁静、和谐的感觉。最后两句“送目鸿惊不及群”和“一驿赋成应援笔”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深深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即将离别的不舍。
全诗情感细腻,语言优美,通过景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