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无事二十年,五兵不用太白闲。太白之精下人间,李白高歌蜀道难。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落笔生云烟。千奇万险不可攀,却视蜀道犹平川。
宫娃扶来白已醉,醉里诗成醒不记。忽然乘兴登名山,龙咆虎啸松风寒。
山头婆娑弄明月,九域尘土悲人寰。吹笙饮酒紫阳家,紫阳真人驾云车。
空山流水空流花,飘然已去凌青霞。下看区区郊与岛,萤飞露湿吟秋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蜀道难》。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太(天)
开元无事二十年,五兵不用太白闲。太白之精下人间,李白高歌蜀道难。
这句诗的意思是:“在开元年间和平无事的二十年里,五兵(武器)都闲置不用,只有金星(太白星)照耀着人间。”这里的“太白”指的是金星,象征着和平与繁荣。接下来的句子中,“李白高歌蜀道难”,描绘了诗人李白在蜀地(四川一带)吟唱《蜀道难》的情景,表现出他对蜀道险恶的感叹和赞美。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落笔生云烟。千奇万险不可攀,却视蜀道犹平川。
这句话表达了蜀道的艰险:“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意味着攀登蜀道如同挑战天空一般艰难。但即便如此,李白还是勇敢地挥笔写下了壮丽的文字。尽管路途充满艰险,诗人依然将其比作平坦之路,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以及对生活态度的豁达。
宫娃扶来白已醉,醉里诗成醒不记。忽然乘兴登名山,龙咆虎啸松风寒。
这里描述了李白醉酒后创作的情境。他沉醉于诗歌创作中,以至于在醒来时已经忘记了自己做了什么,只是突然兴起,决定攀登名山。在这里,李白被比作一个喝醉酒的人,他的作品如同酒后创作的诗句一样飘忽不定,但他的心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激情。
山头婆娑弄明月,九域尘土悲人寰。吹笙饮酒紫阳家,紫阳真人驾云车。
在这句诗中,李白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山巅上的月亮在微风中摇曳,四周的大地被尘埃覆盖,人们生活在悲伤之中。然而,在这悲伤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吹笙喝酒的场景展现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紫阳真人则象征着道教中的仙人,他们驾驭着云车,仿佛与天地同在,不受世俗纷扰。
空山流水空流花,飘然已去凌青霞。下看区区郊与岛,萤飞露湿吟秋草。
最后一句诗描绘了诗人离开尘世后的景象。他像一朵飘然离去的白云,飞向青霄。诗人俯瞰着周围的世界,那些郊野、岛屿以及秋天的草地上,萤火虫飞舞,露水湿润,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这些景象与诗人曾经经历的艰辛形成鲜明对比,彰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感悟。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对蜀道险峻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进行了深刻的描绘和赞美。诗人以诗意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力,将蜀道的壮丽景色和诗人的豪放情怀融为一体,展现了他的卓越才华。同时,诗人还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自然和宇宙的深刻思考,体现了道家“逍遥游”的精神境界。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