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累盘中蛤,来自海之涯。
坐客初未识,食之先叹嗟。
五代昔乖隔,九州如剖瓜。
东南限淮海,邈不通夷华。
于时北州人,饮食陋莫加。
鸡豚为异味,贵贱无等差。
自从圣人出,天下为一家。
南产错交广,西珍富邛巴。
水载每连舳,陆输动盈车。
溪潜细毛发,海怪雄须牙。
岂惟贵公侯,闾巷饱鱼虾。
此蛤今始至,其来何晚邪。
螯蛾闻二名,久见南人夸。
璀璨壳如玉,斑斓点生花。
含浆不肯吐,得火遽已呀。
共食惟恐后,争先屡成哗。
但喜美无厌,岂思来甚遐。
多惭海上翁,辛苦斫泥沙。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描述了作者在品尝初到的美味蛤蜊时的感慨和对美食的赞美。

首句“初食车螯”,意思是第一次吃到这种美味的食物,这里的“车螯”是形容蛤蜊的形状像古代的车驾,而车螯则是用来形容这种食物的形状。
接下来的句子“累累盘中蛤,来自海之涯”,表达了蛤蜊的数量多,来源于海洋的尽头。这里使用了“累累”、“盘”和“海之涯”等词语,形象地描绘了蛤蜊的丰盛和来源的遥远。
第三句“坐客初未识,食之先叹嗟”,描述了作者和他的客人对这种美食的惊讶之情。这里的“嗟”是感叹的意思。
第四句“五代昔乖隔,九州如剖瓜”,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上不同朝代之间的隔阂和分裂的感慨,以及他对国家的担忧。这里的“割裂”、“州”和“瓜”等词语,形象地描绘了国家的现状。
第五句“东南限淮海,邈不通夷华”,表达了作者对于地理位置的限制和与外界隔绝的无奈感。这里的“夷华”是指华夏之外的其他民族,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边界的担忧。
第六句“于时北州人,饮食陋莫加”,描述了当时的人们对于饮食的追求和品味,强调了美食的重要性。这里的“陋莫加”是形容词,表示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接着是第七、第八句,分别描述了鸡豚作为美味被珍视,以及自圣人出后天下为一家的盛世。
第九句“南产错交广,西珍富邛巴”,提到了南方和西方的特产丰富多样。这里的“邛巴”是指四川的一个地名,代表了西部的宝藏。
第十句“水载每连舳,陆输动盈车”,描述了食物通过水上运输的方式到达各地,以及陆上的货物运输繁忙。这里的“舳”是指船,“盈车”意味着满载货物。
接下来的十四句,描述了食物的各种形态和特性,包括其颜色、味道、口感等。
最后四句“岂惟贵公侯,闾巷饱鱼虾”,表达了不仅仅是高贵的人才能享受这种美味,普通百姓也同样可以。这里的“岂惟”是疑问词,表示不仅仅是。
整首诗以蛤蜊为切入点,从其形状、数量、来源等方面进行描述,展现了美食给人带来的愉悦感受。同时,也通过对历史变迁、地域差异等背景的描述,反映出了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的动荡不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