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民之利无难为,使民以说民忘疲。
乐哉朱君鄣灵堤,导鄢及蛮兴众陂。
古渠废久人莫知,朱君三月而复之。
沃土如膏瘠土肥,百里岁岁无凶菑。
鄢蛮之水流不止,襄人思君无时已。

《书宜城修水渠记后奉呈朱寺丞》是一首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诗作。此诗通过叙述宜城修水渠之事,赞扬了朱君的功德,表达了作者对朱君的敬仰之情。

译文:
书函宜城修水渠记后奉呈朱寺丞
利用百姓的利益没有困难的事情,用使百姓高兴的方法使他们忘记疲劳。
快乐的朱君治理鄣灵堤,导引鄢及蛮兴众陂。
古渠荒废很久人不知道,朱君三月就恢复了它。
肥沃的土地像膏肥的土壤一样,百里年年没有灾害。
鄢蛮的水不断流动,襄人思念朱君永远不能停止。

注释:

  1. 书宜城修水渠记后奉呈朱寺丞:书信中的宜城是指宜城县。修水渠是为了解决灌溉问题,提高农田产量。
  2. 因民之利无难为:因为有利于民众的事情没有什么困难。
  3. 使民以说民忘疲:让人民高兴,让他们忘记疲劳。
  4. 乐哉朱君鄣灵堤,导鄢及蛮兴众陂:快乐的朱君治理鄣灵堤,导引漳和蛮兴众陂。这是赞美朱君治理水渠的功绩。
  5. 古渠废久人莫知:古代的渠道荒废了很久,人们都不知道。
  6. 朱君三月而复之:朱君在三月内恢复了渠道。
  7. 沃土如膏瘠土肥,百里岁岁无凶菑:肥沃的土地像膏肥的土壤一样,百里年年没有灾害。这描述了渠道恢复后,农田得到了良好的灌溉,农民的生活也变得更加富裕。
  8. 鄢蛮之水流不止,襄人思君无时已:鄢蛮的水不断流动,襄人思念朱君永远不能停止。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朱君的敬仰之情,以及他对家乡人民的关心和牵挂。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宜城修水渠一事的描绘,赞扬了朱君的智慧和才干,表达了作者对朱君的敬仰之情。诗中运用了形象生动的语言,将朱君的功绩描绘得栩栩如生,让人感受到他的智慧和才能。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实际情况,展示了农业灌溉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最后,诗人通过对宜城修水渠一事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家乡人民的关心和牵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