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野水来,滟滟西溪阔。
晓日披宿云,荒台照残雪。
风光变穷腊,岁律新阳月。
冻卉意初回,绿醅浮可拨。
人闲乐朋友,鸟哢知时节。
岂止探芳菲,耕桑行可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雪晴》。

译文:
雪晴,
野水悠悠地涌来,西溪水面宽阔。
早晨太阳照亮了沉睡的云朵,荒废的台上映照着残雪。
景色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得荒凉,新年的月亮照耀着万物。
冻土上草木开始返青,绿酒泛出诱人的芳香。
人们闲暇时喜欢与朋友相聚,鸟儿叫声知道春天已经到来。
岂止欣赏花花草草?耕种桑树可以了解农事。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冬末春初景色的诗。全诗以“雪”为线索,描绘了冬天过后春天的景象。

首联“雪晴”,点明了时间、气候。“悠悠野水来”形容冬日的河水缓缓流淌,“滟滟西溪阔”则描绘了西溪水面宽广的景象。这两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描写,营造出宁静、优美的冬日景色。

颔联“晓日披宿云,荒台照残雪”,进一步描绘了冬去春来的景象。“披宿云”意味着早晨的阳光照射在被云层遮挡的月亮上,形成了美丽的光影效果。“荒台照残雪”则形象地描绘了荒废的台地上覆盖着积雪,被阳光照射得闪闪发光的景象。

颈联“风光变穷腊,岁律新阳月”,进一步强调了季节的变化。“变穷腊”意味着冬日的寒冷逐渐消退,大地开始变得温暖。“岁律新阳月”则表达了春天的阳光温暖宜人、充满生机。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季节变化的鲜明特征。

尾联“冻卉意初回,绿醅浮可拨”,“冻卉”指的是冬季植物受到冻害后重新萌发的情况。“绿醅浮可拨”则形象地描绘了绿酒泛出诱人的芳香,让人忍不住想要品尝。这两句通过具体景物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和人们的生活情趣。

最后一句“人闲乐朋友,鸟哢知时节”以景结情,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对冬去春来、季节变化的描绘,展现出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