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村煮茧香,解事谁家娘。
盈盈意媚灶,拍拍手探汤。
上盆颜色好,转轴头绪长。
晚来得少休,女伴语隔墙。
诗句翻译:
- 连村煮茧香,解事谁家娘。
- 描述的是村庄中煮蚕茧的香味四溢,以及不知是谁家的妇女正在处理这些事情。
- 盈盈意媚灶,拍拍手探汤。
- 这里的“盈盈意媚灶”指的是妇女们温柔地抚摸着灶台,而“拍拍手探汤”则描绘了她们用手去试探水温的情景。
- 上盆颜色好,转轴头绪长。
- 描述了蚕蛹在上盆(即放入养蚕容器)时色泽鲜艳,且蚕丝的头绪长。
- 晚来得少休,女伴语隔墙。
- 暗示了蚕农们在夜晚工作到很晚才休息,而且他们之间的交流只能通过墙壁隔开。
注释及赏析: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蚕农的生活场景和劳动过程。从“连村煮茧香”开始,诗人就为读者营造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环境,让人感受到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接着,“谁家娘”一词不仅指代了具体的人物,也暗示了这些妇女可能是村里最勤劳的人,她们在处理蚕事上展现出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作的精神令人敬佩。
诗中的“盈盈意媚灶”与“拍拍手探汤”两个短语形象地描绘了妇女们温柔而细致地照顾蚕儿的场景,体现了她们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工作的热爱。此外,“上盆颜色好”和“转轴头绪长”则进一步展现了蚕茧在被上盆前的准备和蚕丝的初步成型,这是整个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
最后两句“晚来得少休,女伴语隔墙”透露出蚕工人们在夜深人静时分仍在劳作,他们的交流只能在墙外进行,这反映了当时乡村社会的一种生活状态——人们为了生计而忙碌奔波,彼此间的交流和情感联系可能因此而变得淡薄。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古代农村女性在传统农耕社会中的艰辛劳动和生活状态,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这一群体的深深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