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楫凌漳水,风涛接蠡湖。
龙媒成跬步,骊颔脱微躯。
乐土供游戏,深文苦絷拘。
胸中虽磈磊,墙外或歌呼。
老去嵇康懒,归来宁子愚。
千钟真臭腐,十亩借膏腴。
春雨何曾密,园花竟自都。
小桥藏细柳,方沼出新蒲。
酒熟拈巾漉,经传带雨锄。
行盘随所有,坐客几时无。
日转淮阴暮,门通鸟径迂。
仰头看哺鷇,引手亦将雏。
抚事盆缫茧,劳生户转枢。
形骸浮大块,毛发燎红炉。
借问青宫犊,何如浊水凫。
士衡甘食酪,张翰合思鲈。
世论几胶柱,人心尽好竽。
屠龙非至计,射雉屈良图。
借箸方隆汉,推枰已灭吴。
从渠画麟阁,吾自著潜夫。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舟楫凌漳水,风涛接蠡湖。
  • “舟楫”指的是船和桨,“凌”是超越的意思。这里形容船只在漳水中行驶,水面上波涛汹涌,与蠡湖相连。
  • “风涛接蠡湖”意味着风浪与湖浪相接。
  1. 龙媒成跬步,骊颔脱微躯。
  • “龙媒”指代神龙,“跬步”是半步,表示走得很快。“骊颔”指骊龙的下巴,通常用来形容尊贵。这里可能是指龙媒之身快速而尊贵地完成了一段旅程。
  • “骊颔脱微躯”意指龙媒之身摆脱了微小的身体束缚或限制。
  1. 乐土供游戏,深文苦絷拘。
  • “乐土”意为快乐的地方,“游戏”在这里可能意味着自由自在地玩耍。“深文”指的是复杂的文书工作,“苦絷拘”表示被繁琐的文书工作所困扰。
  •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追求自由、逃避繁琐文书的心情。
  1. 胸中虽磈磊,墙外或歌呼。
  • “磈磊”形容心胸开阔、志向远大。“墙外或歌呼”意味着外界可能有歌声和欢呼声,但也可能只是虚妄的声音。
  • 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宽广的胸怀,也有对外界虚妄声音的警惕。
  1. 老去嵇康懒,归来宁子愚。
  • “嵇康”是中国三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音乐家和文学家,“宁子”可能是作者自指。这里可能是指作者年老后变得懒惰,不再有年轻时的活力和追求。
  • 这两句反映了作者对衰老和人生态度的思考。
  1. 千钟真臭腐,十亩借膏腴。
  • “千钟”可能指的是大量的食物或财富,“真臭腐”意味着这些物质实际上并不新鲜或有益。“十亩借膏腴”意味着虽然拥有肥沃的土地,但可能因为缺乏管理而无法发挥其效益。
  • 这两句表达了对物质财富的看法:虽然它们看起来丰富,但实际上可能并没有真正的价值或意义。
  1. 春雨何曾密,园花竟自都。
  • “春雨”指春天的雨水,“何曾密”表示雨并不是非常密集。“园花竞自都”意味着花园中的花朵争相盛开,没有受到雨水的滋润。
  • 这两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虽然春雨并不密集,但花朵还是争奇斗艳地开放了。
  1. 小桥藏细柳,方沼出新蒲。
  • “小桥”指的是一座小桥,“细柳”指的是细长的柳树,“方沼”指的是方形的池塘。这里描绘了小桥下隐藏着细柳,方塘里生长着新蒲的景象。
  • 这两句展现了春天的景色,小桥下藏着细柳,方塘里生长着新蒲。
  1. 酒熟拈巾漉,经传带雨锄。
  • “酒熟”指的是酒已经酿好,“拈巾漉”表示用毛巾擦干。“经传带雨锄”意味着阅读经典书籍时,书页上沾满了雨水。
  • 这两句描述了诗人在酿酒、读书时的细致动作。
  1. 行盘随所有,坐客几时无。
  • “行盘”指的是旅途中的盘子,“随所有”表示随着行程的变化而变化。“坐客几时无”意味着无论去哪里,总有客人相伴。
  •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旅行中遇到的客人的喜爱和珍惜。
  1. 日转淮阴暮,门通鸟径迂。
  • “日转淮阴暮”描述了夕阳西下时淮阴城的景象。“门通鸟径迂”意味着门前有一条弯曲的小路通向鸟儿栖息的地方。
  • 这两句描绘了淮阴城的傍晚景象,城门通向了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路旁有鸟儿栖息。
  1. 仰头看哺鷇,引手亦将雏。
  • “哺鷇”指的是喂养小鸟,“仰头看”表示抬头看小鸟。“引手亦将雏”意味着伸手去抓小鸡。
  • 这两句描述了诗人抬头观察小鸟喂食的场景,同时也伸手去抓小鸡玩。
  1. 抚事盆缫茧,劳生户转枢。
  • “抚事”指的是处理事务,“盆缫茧”表示在盆中缫丝。“劳生户转枢”意味着生活的繁忙和忙碌。
  •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处理事务和生活琐事中感到疲惫和忙碌。
  1. 形骸浮大块,毛发燎红炉。
  • “形骸”指的是身体,“大块”可能指的是大地或广阔的空间。“毛发燎红炉”表示头发被烧焦了,这里可能用来形容火势很大。
  • 这两句描绘了火势很大、温度很高的场景。
  1. 借问青宫犊,何如浊水凫。
  • “青宫犊”指的是青色的小牛犊,“浊水凫”指的是生活在浑浊水中的鸭子。这里通过比较牛犊和小鸭来表达自己对不同生活环境的偏好。
  •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不同生活环境的选择和喜好。
  1. 士衡甘食酪,张翰合思鲈。
  • “士衡”可能是指东汉末年的士人范宁,“甘食酪”表示喜欢吃奶酪。“张翰”指的是晋朝的文人张翰,“合思鲈”表示思念家乡的鲈鱼。
  •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美食的怀念和对远方食物的欣赏。
  1. 世论几胶柱,人心尽好竽。
  • “世论”指的是世人的看法或评价,“几胶柱”表示几乎到了固执的地步。“人心尽好竽”表示人们喜欢吹竽这种乐器,即使它没有音乐功能。
  • 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于世俗看法的无奈和对于吹竽这种乐器的讽刺。
  1. 屠龙非至计,射雉屈良图。
  • “屠龙”指的是宰杀龙,“非至计”表示这不是最好的策略。“射雉”指的是射野鸡,“屈良图”表示失去了美好的机会。
  •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某些行为的反思:看似英勇的举动并不一定是好事。
  1. 借箸方隆汉,推枰已灭吴。
  • “借箸方隆汉”表示借用筷子帮助汉朝复兴,“推枰已灭吴”表示用棋盘击败了吴国。这里可能暗含着用智慧战胜敌人的意思。
  •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用智慧解决问题的赞扬。
  1. 从渠画麟阁,吾自著潜夫。
  • “从渠”表示听任别人安排,“画麟阁”指的是绘制麒麟阁的画像,“吾自著潜夫”表示我自己要写关于隐逸的文章。
  •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坚持自己的选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