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迩来气焰低,圣经颇遭馀子弄。
公归除□□□□,荆舒之说惩应痛。
【注解】
迩来:近来。馀子:其他的人。除□□□,指清除小人的祸害。楚舒之说:楚王与舒人之间的事情。荆舒之说:楚怀王曾因受屈原因,被秦国送回楚国,后来楚怀王在楚国复国,又派使者到秦国谢罪,并要求将秦女嫁给他的儿子。
【赏析】
张文潜和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诗中通过描写楚、秦之间的一段历史故事,讽刺当时权臣的专横和昏庸。全诗语言简洁有力,用典贴切精当,寓意深远,富有讽喻意味。
首句“文章迩来气焰低”,以“文章”指代当时的统治者,意思是说,自从有了他们之后,国家的统治权就失去了平衡,政治上的腐败和黑暗日益严重,国家政权日趋衰弱。“气焰低”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衰弱和黑暗。这里的“气焰低”是指权力的集中和滥用,以及由此导致的腐败和无能。
第二句“圣经颇遭馀子弄”,则是对权臣专权的讽刺。这里“圣经”指的是《圣经》中的教诲和教义;“馀子”则是指那些不肖之徒或者平庸之辈。这句诗的意思是说,那些不肖之徒或平庸之辈利用手中的权力,随意篡改和歪曲《圣经》,从而败坏了宗教信仰和道德规范,导致社会风气败坏,人心不古。这既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不满,也反映了他对宗教信仰的忠诚和信仰的坚守。
第三句“公归除□□□,荆舒之说惩应痛”,则是对权臣专权行为的谴责。这里“公归除□□□”指的是权臣被罢免后的处境;“荆舒之说”则是引用楚王与舒人的典故,意指楚王曾经受到屈辱,后来被秦国送回楚国,并要求将秦女嫁给他的儿子。这里的“荆舒之说”既是指楚王的经历,也暗示了权臣被罢免后所面临的困境。而“惩应痛”则表达了对这些权臣被罢免后所应受到的惩罚和教训的认识。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述,深刻揭露了权臣专权的危害,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正义和公正的坚持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