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与文忠总遇谗,谗人有口直须缄。
声名百世谁常在,公与文忠北斗南。

诗句释义

1 公与文忠总遇谗 - 此句表达了两位历史人物(“公”和“文忠”)共同遭遇了谗言的困扰,这里“公”可能是指苏东坡或苏东坡的朋友,而“文忠”则可能是另一位重要的政治人物。

  1. 谗人有口直须缄 - 这句话指出那些造谣生事的人(“谗人”)如果敢于说出真相(“有口”),就应当被制止并闭嘴。这里的“缄”意为“封口”,指阻止别人说话。
  2. 声名百世谁常在 - 这句意味着名声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消散,没有一个人物能够永远保持其地位。
  3. 公与文忠北斗南 - 这两句是对苏东坡及其朋友的一种比喻。“北斗”通常象征权威和指导,而此处用来指代他们像北斗星一样在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南”在这里可能表示南方或南方地区,但也可能指代他们的声名传播到全国甚至海外。

译文

哭诉于东坡,你和文忠共受诽谤;谗言者张口,却必须闭上你的嘴巴;名声能流传百世,谁能永存?你与文忠犹如北斗之星,照耀南方。

赏析

这首诗以哀悼和讽刺的方式,对两位历史人物——苏轼(东坡)和范仲淹(文忠)进行了评价。诗中通过描述两位文人如何在历史上受到诋毁、谣言四起的情况来反映他们的人格魅力和历史地位。同时,诗中的“谗人有口直须缄”和“声名百世谁常在”反映了作者认为即使是最正直的言辞也可能成为误解的根源,以及名声虽长,但不持久的观点。最后,将这两位文人比作北斗星照亮了南方,既赞颂了他们的光辉业绩,也隐含了他们在后世仍被怀念和敬仰的意味。整首诗充满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名人不朽事迹的缅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