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步历前村,翛然幽趣深。
鸣鸿归别渚,倦鹊立寒林。
烟树远横带,云甍高耸岑。
随风数声笛,清绝似龙吟。
过安吉县梅溪二首
纵步历前村,翛然幽趣深。
鸣鸿归别渚,倦鹊立寒林。
烟树远横带,云甍高耸岑。
随风数声笛,清绝似龙吟。
注释:
纵步:随意漫步。历:经过。
翛然:超脱的样子。
幽趣:幽雅的情趣。
归别:归来告别。
倦鹊:疲倦的喜鹊。
寒林:寒冷的树木。
横带:像一条带子横在中间。
云甍(méng):高峻的屋脊或山峰。
数声:几声。
清绝:清脆悠扬。
纵步历前村,翛然幽趣深。
鸣鸿归别渚,倦鹊立寒林。
烟树远横带,云甍高耸岑。
随风数声笛,清绝似龙吟。
过安吉县梅溪二首
纵步历前村,翛然幽趣深。
鸣鸿归别渚,倦鹊立寒林。
烟树远横带,云甍高耸岑。
随风数声笛,清绝似龙吟。
注释:
纵步:随意漫步。历:经过。
翛然:超脱的样子。
幽趣:幽雅的情趣。
归别:归来告别。
倦鹊:疲倦的喜鹊。
寒林:寒冷的树木。
横带:像一条带子横在中间。
云甍(méng):高峻的屋脊或山峰。
数声:几声。
清绝:清脆悠扬。
山行乡友遗五言 一雨如膏沐,秋山为我容。 谁云乏神秀,遐想犹岱宗。 绝无喜仅有,畴列兹群峰。 缭绕若仙城,花但无芙蓉。 幽香含桂菊,积翠浮杉松。 生平嗜林谷,不厌来辙重。 几蹑灵运屐,屡扶张骞筇。 鹭朋与鸥侣,足为谈笑供。 折简不可招,欠致人中龙。 毫端具造化,物象工陶镕。 吟思方渊渟,风挠鸣淙淙。 佳章忽在前,撩动此兴浓。 君胡倦一出,嘲咏乃不佣。 且勤远致馈,与客叨飧饔。 注释: 1.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华创作的。下面是逐句释义: 1. 是岁之夏紫芝复生成丛大者径七八寸 注释:这一年夏天,灵芝再次生长成了一丛,大的直径有七八寸。 赏析:这是对灵芝的生命力和生长力的赞美。灵芝作为一种珍稀的药材和观赏植物,它的生命力和生长力被诗人赋予了极高的评价。 2. 异物不易遇,其出由地灵。 注释:这些稀有的灵芝不容易遇到,它们的出现是由土地的灵气所决定的。 赏析
【注释】: 屋隅一握地——屋角的一块地方。 兹晨——今天早晨。 疏剔净无翳——今天早晨命仆人把杂草清除,使地面干净。 洞目增秋明——让眼睛更加明亮。 弥襟挹凉气——让衣服被凉爽的风包围。 春葩已辞荣——春天的花已经离开了。 柯叶犹蔽芾——树荫下的小草还长着叶子。 晚芳粲黄金——傍晚时分,花儿开放,像金子一样闪耀。 新篁间幽桂——新长出的竹子中间,夹杂着桂花树,显得幽雅清香。
秋怀 其四 衰质蒲柳如,日夕就枯槁。 往梦桃李春,其能几日好。 志业亦无成,飘零逐衰草。 浮荣岂足怀,妄念犹风扫。 陈言亦刊落,损学而促道。 誓当与世违,山林以终老。 注释: 1. 衰质蒲柳如:形容自己如同枯萎的蒲柳一样衰老。 2. 日夕就枯槁: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天天接近衰老的状态。 3. 往梦桃李春:回想过去的春天,桃花和李花盛开的景象。 4. 其能几日好:这样的美好时光能有多久呢? 5.
【注】秋山:指山,即山的诗。 抱奇姿:怀抱着奇异的姿态。 不肯事妩媚:不愿意迎合世俗的艳丽。 犹夫尘外士:如同超脱尘世的隐士。 飘然有仙气:显得飘逸有神采。 霜风肃宇宙:秋风凛冽吹拂大地。 林壤去菑翳:树林和土地摆脱了灾祸。 皮毛剥落尽:树梢上皮毛脱落殆尽。 玉骨乃挺异:树身挺拔异常,像玉一样。 独存岁寒枝:独自保留着在严冬中的枝干。 虬髯倚天翠:弯曲的枝条横斜着,好像要靠着天空。 我来一事无
译文: 回忆往昔无法挽回,新的忧愁无法驱散。 秋天的叶子已经离开树枝,春天的生机又开始绽放。 榆树的生命如流水逝去,颜色也不会变回旧貌。 翻开书页看到圣贤的对话,弹奏琴音听到儿女的话语。 感慨时光流逝心中耿耿,只好用这种方式来排解忧虑。 剩下的生命想要做什么,或许只能像草木一样腐朽。 注释: - 秋怀: 秋天的感慨或心情。 - 其三: 第三首诗。 - 往事挽不回: 过去的事情无法挽回。 -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进行分析。理解诗句意思时要紧扣题目中“秋怀”和“其五”这两个关键词语。“秋至山愈奇”,秋天来临,山上的景象更加奇特;“独不入凡目”,但并不被凡人所看重。“翳荟既扫除”,“翳荟”指的是草木上的尘土,“扫除”指的是清除;“清峭如削玉”,形容山石之高峻陡峭、苍劲挺拔,好像经过雕琢的玉石一般。“剥落千林空
【解析】 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重点考核炼字,炼句和分析景物特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先审清题目要求,然后根据要求圈定答题区域,最后对选项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得出正确答案。本题要求赏析“惟夫沮洳区,朝满夕已垢。疏涤曾几何,起秽复自臭”的妙处,答题时应先明确关键词“沮洳区”和“疏”,然后结合诗句内容具体分析其作用。 【答案】 译文:只有那低洼泥泞的地方
注释: 初夏登北山 其三:这是组诗中的第三首。“出郭望遥岑,阘冗仅抔土。”登上城楼向外眺望遥远的群峰,只见它们低矮、疏落,只有几座小山罢了。 何异龙蜿蜒,或若凤腾翥:“何异”即“何同”。比喻这两座山峰的形态,就像蜿蜒曲折的龙,又像腾飞的凤凰。 两岫更奇崛,不肯与哙伍:“两岫”指两座山峰。“哙”,是古代的一个地名。“不肯与哙伍”意思是说这两座山峰不和普通的山峰一样,不愿意跟其他的山峰混在一起。
秋怀 其一 秋天的天空晴朗无云,天空中飘荡着萧瑟的秋风。 骏马在草原上疾驰,发出雄壮而有力的嘶鸣;寒蝉在树梢哀嚎,仿佛在为逝去的黄昏而哀悼。 树叶逐渐枯萎凋零,大地失去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秋天的气息笼罩着整个宇宙,使得一切变得凄凉悲凉。 鸿雁开始迁徙,它们飞向南方寻找温暖的家园;隼鸟在空中翱翔,它们展开双翅追逐猎物。 人世间顿时变得寂静而萧条,万物都在默默地承受着秋日的寒冷。
这首诗是作者在安吉县梅溪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生旅途的哲思。 第一句“壮年知几到”,诗人用“壮年”来描述自己的年龄,表达了自己已经经历了许多岁月,但对于自然的感悟和体验却依然如初。这里的“知几到”意味着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和体验已经到了一定的境界,已经超越了物质世界的限制,达到了一种精神的领悟。 第二句“幽径喜重寻”,诗人再次回到这条幽深的小径上,感受到了自然的宁静和美丽
【注释】 于我已渠渠:我迁居已久,终于找到了一个好地方。渠渠:快乐。 迁乔喜得庐:迁居新居,高兴得如同得到了一所房子。庐:房屋。 挈来三釜粟:带着三锅米来了。挈:带。 更有一床书:还有一张书桌和一本书。更有:除了。 叠石境不俗:这山景真不一般,很有名。俗:平凡。 得山名岂虚:得了这个名号,不是白叫的。岂:难道。 从今来问字:从此以后,可以来请教字义了。问字:求教、请教。 门外列高车
【注释】 幽居:隐居。柴荆:指篱笆或木栅门。简编:指书籍、文章等。风月:指山水景色。种秫(shú):指种植水稻,以酿制米酒。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幽静的乡村里,与家人一起饮酒作乐的情景。首联写诗人的居室简陋,但环境优美;颔联写诗人喜欢花竹,也喜欢读书作文;颈联写诗人喜欢自然景色,也喜欢饮酒吟诗;尾联写诗人喜欢与朋友聚会。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
题城山顶庵 高广与城埒,平夷似砥同。 举头瞻近日,敌面怯东风。 千嶂履屐下,重湖几席中。 吾乡那有此,几欲傲愚公。 注释: - 城山顶庵:在城的山顶上建的一座小庙 - 高广与城埒(lěi):山高耸入云,宽广平坦如同城上的矮墙一样 - 平夷似砥同:平坦如磨刀石一样 - 举头瞻近日:抬头看太阳,因为近所以更亮 - 敌面怯东风:面对东风感到害怕 - 千嶂(zhàng):形容山峰重叠,绵延不断 -
【注释】1.牡丹和韵:指用诗来咏牡丹。2.红紫富轮囷:形容牡丹花色彩艳丽,形态优美,犹如锦绣一样。3.京花:指北京的牡丹花。4.相看:互相观赏,比喻相互欣赏。5.独酌:独自饮酒。6.耆英:年高有德的人,泛指年老的人。7.物好能移老:事物的美好可以让人忘记衰老。8.桑榆阴未徙:桑榆树的枝叶还未落光,比喻年老尚未归隐。9.续芳盟:继续缔结美好的友谊。 【赏析】这是一首以牡丹为主题的七绝
注释: 1. 牡丹和韵二首:即《牡丹赋》,作者自题,是一首咏物诗,借对牡丹的描写来抒写自己的抱负。 2. 似盘还似囷:形容牡丹花的形状。 3. 尊号擅芳名:意思是牡丹的称号和名字都是它所独有的。 4. 洛土分来种:洛土指洛阳一带,这里说牡丹从洛阳一带移植过来种植。 5. 景星流作英:景星是指金星,这里用来形容牡丹花的美丽。 6. 纷敷为绝色:纷敷指的是牡丹花的颜色繁多,这里形容牡丹花的颜色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