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年知几到,幽径喜重寻。
异世桃源路,暮春梅子林。
屏山森秀色,盘涧漱清音。
迤逦穷幽渺,山行不厌深。

这首诗是作者在安吉县梅溪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生旅途的哲思。

第一句“壮年知几到”,诗人用“壮年”来描述自己的年龄,表达了自己已经经历了许多岁月,但对于自然的感悟和体验却依然如初。这里的“知几到”意味着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和体验已经到了一定的境界,已经超越了物质世界的限制,达到了一种精神的领悟。

第二句“幽径喜重寻”,诗人再次回到这条幽深的小径上,感受到了自然的宁静和美丽。这里的“幽径”象征着人生的旅程,而“重寻”则表示诗人对这段旅程的珍视和怀念。

第三句“异世桃源路”,诗人描绘了这条小径如同一个异世界的桃源,充满了神秘和美好。这里的“桃源”代表了诗人心中的理想世界,是一种超越现实的理想境界。

第四句“暮春梅子林”,诗人描述了春天的景象,梅子林在暮春时节显得格外美丽,这里的“梅子”是诗人心中的一抹绿意,代表着生命的力量和坚韧。

第五句“屏山森秀色”,诗人通过“屏山”这一形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壮观。这里的“秀色”指的是山的壮丽景色,也是诗人眼中的自然之美。

第六句“盘涧漱清音”,诗人通过对涧水的声音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宁静和满足。这里的“清音”指的是涧水流淌的声音,也是诗人心中的纯净和宁静。

第七句“迤逦穷幽渺”,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这幽深小路的无限遐想,想要一直走到尽头,探索更深远的地方。这里的“幽渺”代表了未知的世界,也是诗人对人生和自然探索的渴望。

第八句“山行不厌深”,诗人以“山行”作为结尾,表达了自己对旅行的热爱,无论走多远都不会感到厌倦,因为这是一次心灵的旅程,也是一次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入探索。

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诗中的哲理思考也让人深思,引人入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