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烟宜雨更宜晴,竹底何妨枝带横。
雅致耻随春富贵,英姿不怕月分明。
吟边兴动诗添韵,醉里香传梦亦清。
一自孤山题品后,此花标格孰能名。
【注释】
次华谷咏梅韵:在华谷吟咏梅花的韵。宜烟宜雨更宜晴,竹底何妨枝带横。雅致耻随春富贵,英姿不怕月分明。吟边兴动诗添韵,醉里香传梦亦清。一自孤山题品后,此花标格孰能名。
【赏析】
这首诗作于诗人晚年退居杭州西湖孤山期间。首联写梅之高洁;颔联赞梅之不趋炎附势;颈联赞美梅之清雅脱俗;尾联则感叹世人难识真梅。全诗意境高雅,格调清新,语言明快。
宜烟宜雨更宜晴,竹底何妨枝带横。
雅致耻随春富贵,英姿不怕月分明。
吟边兴动诗添韵,醉里香传梦亦清。
一自孤山题品后,此花标格孰能名。
【注释】
次华谷咏梅韵:在华谷吟咏梅花的韵。宜烟宜雨更宜晴,竹底何妨枝带横。雅致耻随春富贵,英姿不怕月分明。吟边兴动诗添韵,醉里香传梦亦清。一自孤山题品后,此花标格孰能名。
【赏析】
这首诗作于诗人晚年退居杭州西湖孤山期间。首联写梅之高洁;颔联赞梅之不趋炎附势;颈联赞美梅之清雅脱俗;尾联则感叹世人难识真梅。全诗意境高雅,格调清新,语言明快。
山行乡友遗五言 一雨如膏沐,秋山为我容。 谁云乏神秀,遐想犹岱宗。 绝无喜仅有,畴列兹群峰。 缭绕若仙城,花但无芙蓉。 幽香含桂菊,积翠浮杉松。 生平嗜林谷,不厌来辙重。 几蹑灵运屐,屡扶张骞筇。 鹭朋与鸥侣,足为谈笑供。 折简不可招,欠致人中龙。 毫端具造化,物象工陶镕。 吟思方渊渟,风挠鸣淙淙。 佳章忽在前,撩动此兴浓。 君胡倦一出,嘲咏乃不佣。 且勤远致馈,与客叨飧饔。 注释: 1.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华创作的。下面是逐句释义: 1. 是岁之夏紫芝复生成丛大者径七八寸 注释:这一年夏天,灵芝再次生长成了一丛,大的直径有七八寸。 赏析:这是对灵芝的生命力和生长力的赞美。灵芝作为一种珍稀的药材和观赏植物,它的生命力和生长力被诗人赋予了极高的评价。 2. 异物不易遇,其出由地灵。 注释:这些稀有的灵芝不容易遇到,它们的出现是由土地的灵气所决定的。 赏析
【注释】: 屋隅一握地——屋角的一块地方。 兹晨——今天早晨。 疏剔净无翳——今天早晨命仆人把杂草清除,使地面干净。 洞目增秋明——让眼睛更加明亮。 弥襟挹凉气——让衣服被凉爽的风包围。 春葩已辞荣——春天的花已经离开了。 柯叶犹蔽芾——树荫下的小草还长着叶子。 晚芳粲黄金——傍晚时分,花儿开放,像金子一样闪耀。 新篁间幽桂——新长出的竹子中间,夹杂着桂花树,显得幽雅清香。
秋怀 其四 衰质蒲柳如,日夕就枯槁。 往梦桃李春,其能几日好。 志业亦无成,飘零逐衰草。 浮荣岂足怀,妄念犹风扫。 陈言亦刊落,损学而促道。 誓当与世违,山林以终老。 注释: 1. 衰质蒲柳如:形容自己如同枯萎的蒲柳一样衰老。 2. 日夕就枯槁: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天天接近衰老的状态。 3. 往梦桃李春:回想过去的春天,桃花和李花盛开的景象。 4. 其能几日好:这样的美好时光能有多久呢? 5.
【注】秋山:指山,即山的诗。 抱奇姿:怀抱着奇异的姿态。 不肯事妩媚:不愿意迎合世俗的艳丽。 犹夫尘外士:如同超脱尘世的隐士。 飘然有仙气:显得飘逸有神采。 霜风肃宇宙:秋风凛冽吹拂大地。 林壤去菑翳:树林和土地摆脱了灾祸。 皮毛剥落尽:树梢上皮毛脱落殆尽。 玉骨乃挺异:树身挺拔异常,像玉一样。 独存岁寒枝:独自保留着在严冬中的枝干。 虬髯倚天翠:弯曲的枝条横斜着,好像要靠着天空。 我来一事无
译文: 回忆往昔无法挽回,新的忧愁无法驱散。 秋天的叶子已经离开树枝,春天的生机又开始绽放。 榆树的生命如流水逝去,颜色也不会变回旧貌。 翻开书页看到圣贤的对话,弹奏琴音听到儿女的话语。 感慨时光流逝心中耿耿,只好用这种方式来排解忧虑。 剩下的生命想要做什么,或许只能像草木一样腐朽。 注释: - 秋怀: 秋天的感慨或心情。 - 其三: 第三首诗。 - 往事挽不回: 过去的事情无法挽回。 -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进行分析。理解诗句意思时要紧扣题目中“秋怀”和“其五”这两个关键词语。“秋至山愈奇”,秋天来临,山上的景象更加奇特;“独不入凡目”,但并不被凡人所看重。“翳荟既扫除”,“翳荟”指的是草木上的尘土,“扫除”指的是清除;“清峭如削玉”,形容山石之高峻陡峭、苍劲挺拔,好像经过雕琢的玉石一般。“剥落千林空
【解析】 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重点考核炼字,炼句和分析景物特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先审清题目要求,然后根据要求圈定答题区域,最后对选项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得出正确答案。本题要求赏析“惟夫沮洳区,朝满夕已垢。疏涤曾几何,起秽复自臭”的妙处,答题时应先明确关键词“沮洳区”和“疏”,然后结合诗句内容具体分析其作用。 【答案】 译文:只有那低洼泥泞的地方
注释: 初夏登北山 其三:这是组诗中的第三首。“出郭望遥岑,阘冗仅抔土。”登上城楼向外眺望遥远的群峰,只见它们低矮、疏落,只有几座小山罢了。 何异龙蜿蜒,或若凤腾翥:“何异”即“何同”。比喻这两座山峰的形态,就像蜿蜒曲折的龙,又像腾飞的凤凰。 两岫更奇崛,不肯与哙伍:“两岫”指两座山峰。“哙”,是古代的一个地名。“不肯与哙伍”意思是说这两座山峰不和普通的山峰一样,不愿意跟其他的山峰混在一起。
秋怀 其一 秋天的天空晴朗无云,天空中飘荡着萧瑟的秋风。 骏马在草原上疾驰,发出雄壮而有力的嘶鸣;寒蝉在树梢哀嚎,仿佛在为逝去的黄昏而哀悼。 树叶逐渐枯萎凋零,大地失去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秋天的气息笼罩着整个宇宙,使得一切变得凄凉悲凉。 鸿雁开始迁徙,它们飞向南方寻找温暖的家园;隼鸟在空中翱翔,它们展开双翅追逐猎物。 人世间顿时变得寂静而萧条,万物都在默默地承受着秋日的寒冷。
清明前呈南塘 晚景凄凉事事休,与波上下任沉浮。 花辰岁岁惟添老,榆火春春不改愁。 几曲画屏新绿暗,一川流玉落红稠。 出门有碍家无累,水北山南负胜游。 【注释】 1. 晚景:傍晚的景色。 2. 事:事物。 3. 与波上下任沉浮:随波逐流,随遇而安。 4. 花辰:指春天的花期。 5. 榆火:指春天的榆树燃烧起来发出的火苗,也代指春天。 6. 几曲画屏:曲折的屏风。 7. 流玉:形容水流如同美玉一般
清明前呈文几 此月才过禊事修,芳辰冉冉逝如流。 牡丹开了寒应尽,燕子归来春又休。 衰鬓难将新绿染,颦眉岂为落红愁。 劳生扰扰何时足,已拟抛家理钓舟。 注释: 1. 清明前呈文几:指在清明之前向朝廷上奏的奏章。 2. 芳辰:美好的时光。 3. 牡丹花开了,春天的寒冷也应该结束了。 4. 燕子飞回,春天又要结束。 5. 我年纪大了,很难再让新的绿色染黑我的发鬓。 6. 我只是皱皱眉头
诗句原文: 月集相期在后旬,料应主席不寒盟。 方思北陆催行色,又为东风问客程。 鼓楫欲随芳草去,传杯须待绿阴成。 姑苏城外春光老,还许同舟载友生。 注释解析: - “月集相期”指月亮的聚会象征着期待和相聚,“后旬”可能指的是一个月之后的时间。这里表达了对未来相聚的美好期盼。 - “料应”是猜测的意思,“主席”指领导或首领,“不寒盟”意味着不会因为寒冷而改变约定,表明友情坚贞不变。 -
注释: 直疑姑射地行仙,绰约如临几案前。 这句诗的意思是,我怀疑她就像在姑射山上行走的仙女,姿态优美,如同在书桌前一般。 和竹半攲能去俗,与兰并列盍饶先。 这句诗的意思是,她的和竹子一起摆放,能够摆脱世俗的纷扰,与兰花一起摆放,似乎比兰花更胜一筹。 林间姿艳同霜洁,窗下精神待月传。 这句诗的意思是,她在林间的姿态艳丽,如同霜雪一样纯净,而她在窗下的精神,仿佛等待月光的传递。 剩欲栽培为老伴
逸气飘飘似欲仙,不论茅舍玉堂前。 众芳无此风神秀,十友推为行辈先。 佳实尚堪为世用,香名更喜有诗传。 萧萧白发差同色,也欲拈花上鬓边。 注释: 1. 逸气飘飘似欲仙:形容梅花的香气飘逸如仙境一般,仿佛能让人飘飘欲仙。 2. 不论茅舍玉堂前:无论是在简陋的茅舍还是华丽的玉堂之前,梅花都毫不逊色。 3. 众芳无此风神秀:其他花草没有这样优雅的气质和风度。 4. 十友推为行辈先
【解析】 1.此句意为:我几次渴望能见到这位清瘦的仙人,谁又为我招邀他来到我的面前。“癯仙”是诗人自指,意思是自己像一位清瘦的仙人。 2.这几句的意思是:他的明亮鲜艳不沾染尘世的污垢,独自挺拔在众多芬芳之中。 3.这几句的意思是:他不炫耀自己的颜色而以奇绝之姿令人赞叹,虽然香气幽微却暗送神韵。 4.这几句的意思是:空想那名园千树竞放繁花,不知何时才能举杯向花边畅饮。 【答案】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