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峦九叠破天悭,地远尘嚣隔几关。
方恨重云封皓月,俄惊半夜老青山。
莫嫌腊后欠三白,且喜春前露一斑。
几度冬来逢上瑞,更祈盈尺送舟还。
这首诗是一首咏雪的诗,通过对冬雪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向往。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崇峦九叠破天悭,地远尘嚣隔几关。
崇山峻岭层层叠叠冲破了天空的限制(“破天悭”形容山峰之高),大地遥远,尘世喧嚣被隔离在几个关口之外(“隔几关”指远离尘世喧嚣)。
方恨重云封皓月,俄惊半夜老青山。
才刚遗憾厚重的云层遮蔽了明亮的月亮(“重云封皓月”),却突然惊觉整个夜晚都在观赏苍翠的青山(“半夜老青山”指夜晚的山林景色)。
莫嫌腊后欠三白,且喜春前露一斑。
不要嫌弃腊月之后缺少三样东西(这里没有明说具体是何物,但可能是指冬季特有的景象或事物),反而高兴春天来临之前能见到一点露水(“露一斑”指春前的清晨,阳光透过薄雾,露出一片露水)。
几度冬来逢上瑞,更祈盈尺送舟还。
多少次冬天来到时都恰逢吉祥(“逢上瑞”指多次经历好运),现在更期待着满满一尺的春意(“盈尺送舟还”指春天到来时满尺的春水,象征着生机和希望,也预示着船只可以平安归来)。
【译文】
崇山叠嶂冲破天际,远隔尘寰几重门?
才怪乌云遮月,又惊夜半青山静。
不必嫌冬腊不三白,只喜早春露一角。
几回冬去逢吉兆,再盼春水盈尺送船归。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雪的诗。诗中通过描绘雪山、月夜、清晨等景象,赞美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诗人善于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情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的诗意和情感。此外,诗人对自然的观察细致入微,能够抓住细微之处,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