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叶满庭,攲枕听鸣雨。
悽然百感生,愁绪未易数。
思昔咏干旌,良马素丝组。
今为白屋夫,低头拜官府。
犹喜七十公,可免差科苦。
【注释】
再和易后韵为前韵六首:再次创作,和乐府诗《后出塞》的韵调。易(yì),乐府诗名。
庭:庭院中。
欹枕听鸣雨:斜靠在枕头上聆听下雨的声音。欹(qī)倚。
悽然百感生:凄然伤感之情油然而生。
愁绪未易数:愁绪难以诉说。
干旌:古代的一种旗帜,这里指代旌旗。
素丝组:白色的丝带。
白屋夫:老百姓,这里指贫苦的士人。
七十公:年已七十岁的老人。
可免差科苦:可以免除赋税劳役的苦难。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全诗抒发了诗人因遭贬谪而深感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联“西风叶满庭,攲枕听鸣雨”写诗人身处荒凉萧瑟的环境之中,却仍能保持一种超逸的心态,在秋风中听到雨声,感到凄凉,但并不因此产生悲叹。
颔联“凄然百感生,愁绪未易数”是诗人内心的真实感受。“凄然百感生”是指诗人内心百感交集。“愁绪”一词,用得很妙,它不仅表明了诗人的心境,而且暗示了诗人的遭遇。诗人因遭贬谪而心情抑郁,但这种抑郁并不是一时的情绪波动,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因此,他的愁绪不是轻易就能排解掉的。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的身世之慨,又表达了他内心的复杂情感。
颈联“思昔咏干旌,良马素丝组”是诗人回忆过去的辉煌岁月。“良马素丝组”,是指诗人年轻时曾担任过官职,拥有自己的马匹和丝帛。这一联与首联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从繁华到衰败的转变过程。同时,它也反映了诗人对过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
尾联“今为白屋夫,低头拜官府”是诗人对现实的无奈接受。“白屋夫”是指贫苦的士人,这里指诗人自己。“低头拜官府”则表明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态度。这一联与首联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使得整首诗更加深刻地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和反衬手法,成功地展现了诗人从繁华到衰败再到无奈的现实生活过程,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官场生活的无奈接受。同时,这首诗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