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晦心常乐,安贫节愈坚。
遗书订无极,妙蕴发先天。
扬子惟存宅,龟蒙粗有田。
阨穷身至泯,遗子独青编。

【注释】

处晦心常乐:处,处于。晦,指晦朔,即日月无光的时候。心常乐,内心总是快乐。

安贫节愈坚:安贫,安于贫穷。节,节操,这里指节度。越在贫困中,越能坚守自己的节操。

遗书订无极:遗书,指写给朋友的书信。遗书,即遗留下来的书信。定,确定、约定的意思。无极,指宇宙的极点。这里是说遗书中有确定不移的真理,是天地间最深远的道理。

妙蕴发先天:妙蕴,指深邃奥妙的理蕴。先天,道教称“道”为“先天”,这里指宇宙生成之前的至高无上的道理。

扬子惟存宅:扬子,即扬雄,汉代文学家,字子云。惟存宅,即只有住宅而已,意喻没有其他奢求或欲望。

龟蒙粗有田:龟蒙,即庄子,战国时哲学家。粗有田,意指庄子生活俭朴,仅有一些田地。

阨穷身至泯:阨穷,遭遇困厄,处境窘迫。身至泯,意谓自身到了穷途末路的境地。

遗子独青编:遗子,留给儿子。青编,青色的书卷。

【赏析】

这首诗共四首。前两首写诗人对贫困生活的乐观态度和高尚的品德;第三首抒发了与友人交往的情义和志趣;第四首表达了自己一生追求的终极目标和理想境界。

首联“处晦心常乐,安贫节愈坚”两句,是全诗的关键所在。“处晦”,指在人生道路上遇到艰难险阻之时。“心常乐”是说,即使身处逆境,诗人的内心依然保持平静和喜悦。“安贫”则是说,诗人能够安守清贫的生活。“节愈坚”则表明,诗人的节操越发坚定。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面对贫困生活时所表现出的豁达心态和崇高品德。这种心态和品德,使得诗人能够在困苦的环境中坚持自我,不断前行。

颔联“遗书订无极,妙蕴发先天”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精神境界。“遗书”指的是诗人写给朋友的书信。“遗书订无极”,意味着在这封书信中,诗人找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真理,这种真理是宇宙间最深远、最根本的东西。“妙蕴”指的是深邃奥妙的理蕴,“发先天”则是指这种理蕴具有先天之性。这表明,诗人的思想已经达到了一个极高的境界,他能够超越世俗的纷扰,把握到宇宙的本原和规律。

颈联“扬子惟存宅,龟蒙粗有田”两句,通过对比的方式,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人生追求。“扬子”指的是扬雄,“唯存宅”是说他只有住宅而已,没有其他的奢求或欲望。而“龟蒙”则是庄子的别号,“粗有田”则表示庄子生活俭朴,仅有一些田地。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物质生活的淡泊,以及对于精神追求的执着。

尾联“阨穷身至泯,遗子独青编”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一生追求的反思。“阨穷”指的是遭遇困厄的处境,“身至泯”则意味着自身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的境地。然而,尽管身处困境,诗人仍不改初衷,他仍然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和追求。最终,他将自己的智慧和思想凝结成书,留给了自己的子孙后代。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也表达了他对子孙后代的期望和寄托。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贫困生活中的豁达心态和崇高品德,以及对精神世界的深刻领悟和追求,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个性和风采。同时,这首诗也传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以及对于未来的期待和希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