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鹿雄威衮绣乡,早从昭烈起楼桑。
眼空塞北万夫特,名在巴西千古香。
将蜀若教星不陨,吞吴未信策非良。
兴刘不尽英雄志,太息无由问彼苍。

【注释】

张桓侯:三国时蜀汉名将张飞的庙号。涿鹿:地名,今河北省涿州市东南,位于河北、山西两省交界处。雄威衮绣乡:形容涿鹿地势险要,风景秀丽,是古代英雄豪杰建功立业的地方。昭烈:即刘备,字玄德。楼桑:地名,在今陕西省南郑县西南。眼空塞北万夫特:指关羽,字云长,勇猛善战,威震北方,被尊称为“关公”。塞北:这里指北方。万夫:形容其勇武无比。特:突出、杰出。

名在巴西千古香:指诸葛亮(亮)。巴西:古国名,在今四川省奉节县东。千古香:用来形容诸葛亮的名声传扬千年。

将蜀若教星不陨:如果蜀国能像星星一样永存,就不愁没有贤臣辅佐。将:如若,假如。

吞吴未信策非良:如果吴国能吞并,不相信诸葛亮的计策不是良策。吞吴:指三国时的孙吴政权。吞吴事,指赤壁之战。

兴刘不尽英雄志:刘备(刘秀)的志向没有完全实现。兴刘:指刘备建立汉朝的事业。

太息无由问彼苍:叹息没有机会向天帝询问。彼苍:指上天,泛指苍天。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涿鹿和孔明庙的观感和评价,诗的前四句赞美了两位英雄,后四句表达了作者对他们未能完成大业的惋惜之情。

首联“涿鹿雄威衮绣乡,早从昭烈起楼桑。”诗人开篇就描绘了涿鹿这个历史名城雄浑而壮丽的景象,同时提到了刘备,他在这里开始了他的事业,为后人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颔联“眼空塞北万夫特,名在巴西千古香。”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这两位英雄的形象。关羽以勇猛著称,被称为“关公”,他的威名远播,被尊为“关公”;诸葛亮则以其卓越的智慧和忠诚闻名,被尊为“诸葛”,他的名声也传遍天下。

颈联“将蜀若教星不陨,吞吴未信策非良。”诗人通过想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如果蜀国能够像星星一样永存,就不会担心没有贤臣辅佐;如果孙权能够吞并吴国,就不会相信诸葛亮的计策不是良策。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这两位英雄未能完成大业的惋惜之情。

尾联“兴刘不尽英雄志,太息无由问彼苍。”诗人感慨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刘备的一生充满了雄心壮志,但最终没能完成统一中国的伟业,这让诗人感到惋惜。他叹息自己没有机会向天帝询问这个问题,表达了自己对于命运的无奈和感慨。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英雄的作品,通过对两位历史名人的描述和评价,展现了他们的英勇和智谋,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他们未能完成伟大事业的惋惜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