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骚兰国,沧洲水鹤身。
淮南招隐赋,同谷念归人。
篱落秋声入,西南局势新。
可怜潘岳辈,只待拜车尘。
落日骚兰国,沧洲水鹤身。
淮南招隐赋,同谷念归人。
篱落秋声入,西南局势新。
可怜潘岳辈,只待拜车尘。
译文
夕阳下骚骚的兰花飘香,沧洲之上水鹤独立。
淮南王笔下的招隐赋,同谷的归人思念故土。
秋天的篱笆里传来了落叶的声音,西南的新格局悄然兴起。
可惜像潘岳这样的人,只能等待乘车奔驰在尘土中。
赏析
萧立之的《又答前人二首》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感慨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落日骚兰国,沧洲水鹤身”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落日余晖洒在兰花盛开的国度,沧洲之上,水鸟悠然自得地游弋。诗人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和谐的自然景象,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美好世界之中,感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淮南招隐赋,同谷念归人”则转入对古人隐逸生活的怀念。淮南王的招隐赋,同谷中的归人,这些典故都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望。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内心对于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理想状态的追求。
接下来的诗句,“篱落秋声入,西南局势新”,描绘了一个充满秋意的场景,篱笆间落叶声声,秋风带来了季节的变换和新气象。这种变化不仅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也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人物心境的转变,为全诗增添了一层深意。
最后两句,“可怜潘岳辈,只待拜车尘”则是诗人对那些追逐名利、沉迷于世俗的人的讽刺。潘岳作为古代文学家的典范,其作品至今仍被传颂,而他本人却沉溺于功名利禄之中,最终未能逃脱俗世的束缚。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表达了对于追求名利之人的不屑和对于真正有才华之人的赞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社会现象的反映,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它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也是一篇反映社会现实的散文,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