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渊打底为谁来,半瓦残砖愧不才。
天上分星涵水镜,人间有石等舆台。
忽惊万里诗翁眼,如发千年地媪胎。
鬼夺客偷关梦寐,吟边时与理烟煤。
陈蒲塘送端砚用韵为谢龙渊打底为谁来,半瓦残砖愧不才。
天上分星涵水镜,人间有石等舆台。
忽惊万里诗翁眼,如发千年地媪胎。
鬼夺客偷关梦寐,吟边时与理烟煤。
注释:
- 龙渊打底为谁来:龙渊(即砚台)作为底部,是为了给文人墨客提供一个书写的平台和环境。然而,诗人感到自己如同一块半瓦残砖,自愧不如他人,无法与之匹配,因此表达了自己的谦逊和自谦。
- 天上分星涵水镜:天上的星辰仿佛映照在水镜之中,给人一种清澈、明亮的感觉,也象征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 人间有石等舆台:在人间,也有像古代帝王使用的舆台这样的石头,这反映了诗人对古代文化和历史的敬仰之情。
- 忽惊万里诗翁眼:突然之间,诗人感到自己的诗歌创作受到了远方诗人的震撼,仿佛看到了万里之遥的诗人眼中的光芒和自己一样。这也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执着。
- 如发千年地媪胎:这一句借用了神话传说中的地母形象来表达诗人对大地母亲的敬畏之情。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起源的探索和思考。
- 鬼夺客偷关梦寐:这里的“鬼”可能是指梦境中的虚幻之物,而“盗”则意味着这些虚幻之物试图夺取诗人的梦境。这表达了诗人对于梦境的困扰和困惑,以及对于现实生活的无奈和感慨。
- 吟边时与理烟煤:在吟咏诗歌的过程中,诗人时常会陷入思考中,就像在处理烟雾和煤炭一样。这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认真和执着,以及在创作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砚台之作。通过对砚台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写作环境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借此抒发了自己对于诗歌创作的热爱和执着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