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水岸边逢草歇,平林烟畔逐花行。
雨晴南陌尘埃洗,倍觉风光夺眼明。

【注释】

城南:指城东。草歇:草丛中露出地面,泛指野草。平林烟畔:平展的树林边沿。逐花行:追逐着花儿走。南陌:城南的小道。尘埃:尘沙,这里指路旁的尘土。倍觉:更觉;觉得。风光:景色。夺眼明:使人眼前一亮。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贬谪江陵(今属湖北)时,是一首即兴之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全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田园风景画,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出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与感慨。

首句“郊外遇野草”,以“野”字为点睛之笔,生动地描绘出郊外的宁静与美丽。野草在路边露头,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平林烟畔逐花行,则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将城外的自然风光与城内的繁华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

颔联“雨晴南陌尘埃洗,倍觉风光夺眼明。”进一步描绘了雨后郊外的景色。雨晴之后,尘土被洗刷干净,使得周围的环境更加清新宜人。此时,人们不禁会感叹:“真乃大好河山啊!”这种感叹不仅源于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还因为人们在经历了风雨后的重新振作而产生的喜悦感。而“风光夺眼明”则形象地描绘了雨后天晴的景象,使人仿佛看到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

尾联“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则是诗人在赞美春天的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情感。这里的“春色”既指自然界的春天,又暗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而“一枝红杏出墙来”则用一个生动的形象,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