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径险仍修,沿溪去未休。
薜萝春暗树,杨柳暮遮楼。
荡桨渔舟驶,寒钟僧寺幽。
倚篷赊浊酒,犹可洗诗愁。
清明省扫归舟陆相半
清明时节,我到墓地去扫墓,但回家的时候,陆路和水路都占了一半。
一径险仍修,沿溪去未休。
一条小路虽然很险峻但仍然在修建,我沿着溪流一直走到天黑也没有停下脚步。
薜萝春暗树,杨柳暮遮楼。
薜萝(一种蔓生植物)的枝条覆盖了树木,杨柳枝头遮挡了楼台。
荡桨渔舟驶,寒钟僧寺幽。
荡着双桨的船行驶在河上,远处的寺庙里传出阵阵钟声。
倚篷赊浊酒,犹可洗诗愁。
我在船上倚着篷靠岸买些浊酒,依然可以洗涤我心中的忧愁。
注释:
① 清明节: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四日或五日。这一天有踏青、扫墓等风俗。
② 陆相半:陆路与水路各占一半。
③ 薜萝:一种蔓生植物。
④ 柳暗花明:形容春天景色明媚。
⑤ 寒钟:指寺庙里的钟声。
⑥ 荡桨:划桨。
⑦ 樯(qiáng):船尾。
⑧ 倚篷:靠在船篷上。
⑨ 赊:借。
译文:
清明时节,我到墓地去扫墓,但回家的时候,陆路和水路都占了一半。
一条小路虽然很险峻但仍然在修建,我沿着溪流一直走到天黑也没有停下脚步。
薜萝的枝条覆盖了树木,杨柳枝头遮挡了楼台。
荡着双桨的船行驶在河上,远处的寺庙里传出阵阵钟声。
我在船上倚着篷靠岸买些浊酒,依然可以洗涤我心中的忧愁。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清明节扫墓之后乘舟归家途中所写。首句“清明省扫归舟陆相半”交代了时间、地点以及诗人的行动;第二句“一径险仍修”,“仍”字说明山路虽险,却仍在继续修建。第三句“沿溪去未休”,点出此行的目的地是一处溪边风景名胜之地。第四句“薜萝春暗树,杨柳暮遮楼”,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薜萝、杨柳交相辉映,春意盎然。第五句“荡桨渔舟驶”,写出了船夫驾舟前行,第六句“寒钟僧寺幽”,则表现了山中寺庙的幽静与安宁。最后一句“倚篷赊浊酒,犹可洗诗愁”,以饮酒解忧作结,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全诗通过对清明时节自然风光的描绘,以及对山水之间人情往来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与宁静,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及对生活美好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