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江海人,来守仙佛国。
年丰讼牒稀,公事不留积。
岂无一樽酒,约客飞大白。
重念此邦人,朝饱不谋夕。
顷遭两年荒,十九皆菜色。
城中多饿殍,倒死臭熏陌。
幸兹连岁丰,粒米弃狼籍。
嬉嬉不营生,便尔轻牟麦。
三日天不雨,沙田已龟坼。
十家九无储,何以度饥厄。
我为此邦忧,夜眠不安席。
愿天岁岁丰,愿尔痛俭啬。
一年三年储,三年九年食。
尧汤虽在上,丰歉岂可测。

示邦人诗

我本江海人,来守仙佛国。

年丰讼牒稀,公事不留积。

岂无一樽酒,约客飞大白。

重念此邦人,朝饱不谋夕。

顷遭两年荒,十九皆菜色。
城中多饿殍,倒死臭熏陌。
幸兹连岁丰,粒米弃狼籍。
嬉嬉不营生,便尔轻牟麦。

三天天不雨,沙田已龟坼。
十家九无储,何以度饥厄。
我为此邦忧,夜眠不安席。
愿天岁岁丰,愿尔痛俭啬。
一年三年储,三年九年食。
尧汤虽在上,丰歉岂可测。

注释与解析

  1. “我本江海人”:诗人自称为来自江河和海洋的人,表明他出身或成长于海边地区。
  2. “来守仙佛国”:表达了诗人被派往一个充满仙气和佛光的地方(可能是一个宗教圣地)来担任官职。
  3. “年丰讼牒稀”:指当地的年成丰收,诉讼案件较少,反映出社会较为安定和谐。
  4. “公事不留积”:暗示由于年成的丰收,政府减少了对农民的征税和征用,使得民间事务处理得更加宽松,没有积压过多的问题。
  5. “岂无一樽酒”:表示诗人邀请朋友聚会时,有充足的美酒可供大家享用。
  6. “朝饱不谋夕”:形容当地百姓生活富足,无需忧虑生计问题,可以安心度过每一天。
  7. “顷遭两年荒”:指的是过去两年里,发生了严重的饥荒,导致许多人陷入饥饿之中。
  8. “十九皆菜色”:反映了饥荒带来的严重食物短缺,很多人只能吃野菜充饥。
  9. “倒死臭熏陌”:描述了因食物短缺,人们饿死街头,尸体腐烂发出恶臭的场景。
  10. “幸兹连岁丰”:指经过连年的丰收,现在粮食充足,能够摆脱饥荒的困境。
  11. “嬉嬉不营生”:描绘了当地人生活的悠闲自在,不愁吃穿,享受着太平盛世的生活。
  12. “便尔轻牟麦”:这里的“牟麦”可能是方言,意为轻视粮食。可能意味着当地人对于珍惜粮食不够重视,浪费情况严重。
  13. “三天天不雨”:指连日来的干旱天气,导致土地干裂,无法正常耕种。
  14. “沙田已龟坼”:沙质土壤因为缺水变得像龟壳一样开裂,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15. “十家九无储”:说明大多数家庭没有储存足够的粮食,非常担心即将到来的饥荒。
  16. “何以度饥厄”:面对即将到来的困难,他们不知道如何应对,感到无助和焦虑。
  17. “我为此邦忧”:表达了诗人对当地人民的担忧和忧虑。
  18. “愿天岁岁丰”:希望每年的收成都能像往年一样丰收,以缓解人民的生活压力。
  19. “愿尔痛俭啬”:鼓励当地居民应该珍惜每一粒粮食,不要浪费。
  20. “一年三年储”:强调要有长远的打算,提前储备一年的粮食。
  21. “三年九年食”:指出即使有长期的储备,但每年仍需消耗大量的粮食,因此必须保证足够的食物供应。
  22. “尧汤虽在上”:尧和汤是古代传说中的贤明君主,这里比喻理想的统治者应当关心民疾,确保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23. “丰歉岂可测”:指出即使是最有智慧的人也难以准确预测未来的收成变化,反映了农业社会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描述,展现了诗人作为外来官员对当地人民生活的观察与思考。诗中不仅记录了自然灾害给百姓生活带来的苦难,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民生的关注和对未来的期望,表达了一种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