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居洞云深,飞泉泻绝壁。
不闻耳边喧,但觉心境寂。
富贵由他人,得失俱抱戚。
孰能全其天,山中樗与栎。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山居十首 龙居洞云深,飞泉泻绝壁。
  • “龙居洞”可能是一个地名,“洞云深”形容洞穴深处云雾缭绕的景象,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
  • “飞泉泻绝壁”描绘出飞流直下的瀑布,从陡峭的悬崖上冲刷而下,声势浩大。
  1. 不闻耳边喧,但觉心境寂。
  • 这里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喧嚣的境界,通过“不闻耳边喧”展现了一种内心的宁静和远离尘嚣的闲适。
  • “但觉心境寂”进一步强调了诗人感受到的内心平和与清净,即使外界环境嘈杂,他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
  1. 富贵由他人,得失俱抱戚。
  • “富贵由他人”表达了诗人对物质财富和社会地位的淡泊态度,认为这些并非是人生追求的唯一价值。
  • “得失俱抱戚”则揭示了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会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诗人感到忧伤和焦虑。
  1. 孰能全其天,山中樗与栎。
  • “孰能全其天”是一个反问句,诗人在此处提出疑问,询问谁能真正实现心灵的自由和完整。
  • “山中樗与栎”可能是指两种树木,樗(Chū)和栎(Lì),它们都是常见的植物,象征自然的一部分。在这里,诗人用它们来比喻那些被世俗束缚的人,即那些未能达到心灵自由的普通人。

译文及注释:

龙居洞,云气环绕,深邃难测。瀑布如白练般从悬崖峭壁上直泻而下,声音震耳欲聋。周围没有喧嚣的声音,只有我内心感到宁静。富贵荣华是别人的事情,无论是得或是失,都会使我忧虑不安。谁能完全摆脱这一切呢?唯有在山中的樗树和栎树,它们生长在野外,不受人为的约束。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山居生活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繁华的淡薄态度和对心灵自由的向往。通过对飞瀑、山石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试图传达一种超俗脱俗的美感和内心的宁静。诗中反复出现的“心”字和“忧”字,反映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感受。最后两句通过对比山中的樗树和栎树,暗示了即使是最平凡的存在,也有其独特的美和价值。整首诗以山水为背景,以自然为喻,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