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壑生暮寒,白云如炊烟。
麋鹿不识人,时复近我前。
青松三四株,石床在其边。
意思清且闲,可以终馀年。

【注释】

阴壑:幽深的山壑。

生暮寒:产生一种寒冷的气氛。

白云如炊烟:形容云朵像蒸气一样白而轻,缭绕在山间。

麋鹿不识人:麋鹿不认识人。

时复近我前:有时还来到我的身边。

青松三四株:有三四棵青松。

石床在其边:石床在树旁。

意思清且闲:意兴清静悠闲自在。

可以终馀年:可以用来度过余生的光阴。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个隐逸者的生活情景,表现了作者对自然和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全诗以“山居”为中心线索,从时间、空间两方面展开描写,勾勒出了一个宁静优美的山居环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生活安宁的赞美与追求。

首句“阴壑生暮寒”,以“阴壑”为背景,营造了一种幽静神秘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山中傍晚时分特有的寒意。这种寒意不仅来自于山间的气候,更因为“山居十首”的主题是“隐逸”,即不问世事、远离喧嚣的闲适生活。

第二句“白云如炊烟”,进一步描绘了山间云雾缭绕的景象。这里的“白云”并非真的炊烟,而是诗人用比喻的手法来形容山上的雾气,如同白色的炊烟般轻盈飘渺。这种描述既富有诗意又形象生动,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第三句“麋鹿不识人”,展现了山林中的野性之美。麋鹿作为古代传说中的祥兽之一,象征着吉祥和平安。当它们在山林间自由奔跑时,似乎并不认识人类的存在。这一句既体现了山林的幽静与神秘,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和谐、与动物共处的向往之情。

第四句“时复近我前”,则描绘了麋鹿偶尔来到山居的情景。虽然麋鹿并不认识人类,但在它们的眼中,山居可能是一个可供栖息的地方。这一句既体现了山林与动物之间的和谐关系,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感。

接下来五句都是描绘山居环境。“青松三四株”,“石床在其边”,“意思清且闲”,“可以终馀年”,这些诗句都以景物描写为主,但都透露出一种清静悠远的感觉。其中,“意思清且闲”更是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内心感受。他选择隐居山林,就是为了追求一种清静、悠闲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不仅可以让他忘却世间纷扰,还可以让他更加接近自然、感悟生命。

这首诗以“山居十首”为题,实际上描绘了诗人在山居生活中的种种经历。通过这些诗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对隐居生活的深深眷恋与向往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唐代文人隐逸生活的重要窗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