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觉吟无趣,权将俗累删。
莺花老眼倦,风雨半春闲。
野面便粗褐,柴扉掩暮山。
片云寻处泊,飞度竹檐间。
注释:
- 近觉吟无趣,权将俗累删:近来觉得吟咏诗词没有趣味,就暂且把世俗的烦扰抛在一边。权,暂时。
- 莺花老眼倦,风雨半春闲:我年岁已高眼力衰退,看着盛开的花朵和飞舞的莺鸟,感到厌倦;春天里雨多,天气多变,我闲暇无事。
- 野面便粗褐,柴扉掩暮山:野外的风景是那样的粗犷,简陋,我的柴门紧闭着,仿佛是在傍晚时分隐藏在山间。
- 片云寻处泊,飞度竹檐间:片云随风飘去,寻找落脚点时,从屋檐上越过。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隐逸生活的诗。诗人以“近觉吟无趣,权将俗累删”开头,表明自己对传统诗词创作的淡漠态度,不再追求功名利禄,而是选择隐居山林,远离尘嚣。接着,诗人通过“莺花老眼倦,风雨半春闲”两句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喜爱与向往。这里的“风”和“雨”都是自然的元素,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季节和气象。诗人用“半春闲”来形容自己在这个季节里的心境,意味着他并不急于行动,而是享受着大自然带来的宁静与悠闲。
“野面便粗褐,柴扉掩暮山”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场景。这里的“野面”指的是野外的自然风景,而“柴扉”则是诗人居住的地方。他关上柴扉,似乎是为了躲避外界的纷扰,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自然的亲近感。而“片云寻处泊,飞度竹檐间”这两句则描绘了一幅云彩飘浮、穿林而过的生动画面,展现了作者超然物外的心境。
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隐居生活的日常琐事,表达了他对于自然的热爱以及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同时,也展示了中国古代隐逸文化的精神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