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见南兵苦,征辽事亦如。
金疮寒长肉,纸甲雨生蛆。
山小齑霜骨,河枯臛腐鱼。
黎元无处哭,丁户日相疏。

诗句释义

1 曾见南兵苦:这一句表达的是曾经目睹南方士兵的艰苦生活。

  1. 征辽事亦如:这句话说明战争就像征伐辽国那样,士兵们也经历了同样的苦难。
  2. 金疮寒长肉:金疮(指受伤)在寒冷的环境中愈合需要很长时间,比喻战争的残酷和艰难。
  3. 纸甲雨生蛆:纸制的铠甲在雨水中变得湿漉漉的,上面甚至生长出蛆虫,形象地描绘了战场上的恶劣条件。
  4. 山小齑霜骨:形容士兵的身体因长期战斗而变得消瘦,像被霜打过一样。
  5. 河枯臛腐鱼:河水干涸,腐烂的鱼儿被丢弃在水中,象征着战争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6. 黎元无处哭:老百姓无处哭泣,无法诉说他们的苦楚和悲哀。
  7. 丁户日相疏:丁户指的是那些被迫当兵的人,他们每天被迫离家,生活变得越来越困苦。

译文

曾经看到南方士兵的苦楚,征战辽国的事情也与此相似。
在寒冷的环境中受伤后,金疮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愈合。
纸张制作的铠甲在雨水中变得潮湿,甚至生长出蛆虫来。
由于长时间与敌人作战,士兵的身体变得瘦弱不堪,像被霜打过一样。
河水干涸时,腐烂的鱼儿被遗弃在河流中。
老百姓没有地方哭泣,也无法诉说他们的苦楚和悲哀。
那些被迫参军的人,每天都被迫离开家园,生活变得越来越困苦。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南方士兵在战争中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他们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和平的渴望。诗中的关键词“金疮”、“纸甲”等都生动地展示了战争的残酷和艰辛。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述,反映了战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此外,诗中的“黎元”“丁户”等词汇,深刻地揭示了战争给普通百姓带来的痛苦和苦难。整首诗语言简练但情感深沉,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