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扉日日为谁开,底用潜驱俗驾回。
路有险夷休跌荡,山无今古只崔嵬。
千章佳木凌云上,万壑清流涌月来。
寄语游人莫遄迈,世间何处不尘埃。
【译文】
林间小路,天天为谁而开放?何必要暗地里驱赶世俗的车辆返回。
山路有平有险不跌宕,山峰无今无古只高耸。
千棵好树直冲云霄上,万条清流奔涌向月来。
我托游人告诉你们:世间何处没有尘埃。
【注释】
玲珑山:在今安徽六安市境内,是大别山的主峰之一。
章冠叟俞安伸、陈安世:诗人的朋友。
林扉:山林的门户。
潜驱:暗里驱遣。俗驾:指世俗的马车。
崔嵬(cuí):高大雄伟的样子。
凌云:高出云霄。
寄语:告诉。
【赏析】
《登玲珑山赋呈章冠叟俞安伸陈安世》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描写了作者游览玲珑山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超脱物欲,追求真善美的思想感情。全诗构思巧妙,寓意深刻,语言生动流畅,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
首联“林扉日日为谁开?底用潜驱俗驾回。”以设问作起句,既写出了山门的平常与自然,又写出了游人如织的盛况和游人之多。这两句诗表面上看似在写景,实际上是在抒发自己的感慨。
颔联“路有险夷休跌荡,山无今古只崔嵬。”进一步写山中之景。诗人把“路”比做人生道路,“山”比做人。“崔嵬”,本意形容山高峻挺拔,后引申为雄壮或崇高,这里指山的高大。诗人说,无论山中有什么样的道路,也无论它是否曲折迂回,只要它不是险恶难行的道路,那么,人们就应该像登山一样,不畏艰难地攀登前进,而不能因循守旧、随波逐流。
颈联“千章佳木凌云上,万壑清流拥月来。”描绘了玲珑山上树木茂盛、泉水叮咚的景象。这两句诗中的“千章”、“万壑”都是虚数,形容山势的高大和林木、溪水的繁盛。“佳木”是指参天大树,“清流”是指山间的清澈流水。“拥月来”则形象地描绘了月光倒映在流水之中的景象。诗人通过这些具体景物的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玲珑山之中,可以感受到山中的美丽景色和清新空气。
尾联“寄语游人莫遄迈,世间何处不尘埃。”则是对全诗的总结和升华。诗人在最后劝勉游人不要过于匆忙前行,世间哪里有一处是没有尘埃的呢?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世事无常、人生短暂、名利皆空的认识,同时也暗示了他对名利的追求已经达到了一种超脱的境界。
这首诗以玲珑山为背景,通过对山中景物的描绘和游人的告诫,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同时,它也体现了诗人高洁的品质和豁达的心态,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