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霭不知天远近,闲云休碍月升沉。
注释:暮霭笼罩着天空,我不知天是高远还是低近;白云悠闲地飘浮,别碍着月亮升腾或沉没。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云和月为题材,通过描写闲云的自在与无羁,来表达自己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首句写天之远近,次句写云之自由,三句写月之升沉。全诗意境清新,韵味悠长。
暮霭不知天远近,闲云休碍月升沉。
注释:暮霭笼罩着天空,我不知天是高远还是低近;白云悠闲地飘浮,别碍着月亮升腾或沉没。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云和月为题材,通过描写闲云的自在与无羁,来表达自己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首句写天之远近,次句写云之自由,三句写月之升沉。全诗意境清新,韵味悠长。
梅亭 东风吹雨,雨吹花,洗却阴沉放月华。 俗眼总嫌梅太白,嫦娥勾引莫云遮。 云浓更欲催诗句,风急花飞留不住。 使君唤客早评章,趁渠未点苍苔路。 夜阑留月迟春酌,生怕楼头吹画角。 更推银蜡上寒梢,冷艳烧春春未觉。 烛光炯炯花冥冥,花前醉倒唤不醒。 南枝自与北枝语,今夜诗工眼倍清。 注释: 1. 东风吹雨,雨吹花,洗却阴沉放月华:东风吹动,雨水落下,花朵被吹得摇曳生姿,洗去了阴暗的气息
【译文】 林间小路,天天为谁而开放?何必要暗地里驱赶世俗的车辆返回。 山路有平有险不跌宕,山峰无今无古只高耸。 千棵好树直冲云霄上,万条清流奔涌向月来。 我托游人告诉你们:世间何处没有尘埃。 【注释】 玲珑山:在今安徽六安市境内,是大别山的主峰之一。 章冠叟俞安伸、陈安世:诗人的朋友。 林扉:山林的门户。 潜驱:暗里驱遣。俗驾:指世俗的马车。 崔嵬(cuí):高大雄伟的样子。 凌云:高出云霄。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内容,并结合诗句加以理解,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作答。“池塘芳草梦初断”,意思是:池塘边芳草萋萋,梦中刚刚断念;“药圃”是药草的园圃,这里借指妻子的住处。诗人怀念妻子,思念之情溢于言表。 【答案】 译文 我倦倚吴地门户思清远,怀人情怀如同清澈见底的泉水诗满瓢。 池塘边的芳草已长出绿芽
注释:参差不齐的石头参差的耸立在天空之上,中间蕴藏着万壑冰玉般的清澈。 它与谁流出洗去尘世的污浊,留给我一片林间的风雨声。 赏析:漱石轩是诗人在山中修建的一个亭子,用来洗涤心灵、静心养性。 首句“危石参差上霄汉”,以夸张的手法描写了漱石轩所处的险峻地势和高耸入云的气势。这里的“危石”指的是险峻的山峰,而“上霄汉”则是形容其高耸入云,仿佛直通天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注释: 漱石轩:指隐者居住的地方。 石窦:石缝中的泉水。 鸣泉自招隐:指山中石缝中的泉水发出悦耳的声响。 故邀风月到林扃:指邀请风吹拂着月光来到山林的门户。 我今欲去尚回首:我打算离去时还回头望。 多少人来不肯听:许多人前来却不想倾听。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诗人隐居生活的诗。诗人在山中过着隐居的生活,他喜欢在山中生活,喜欢在山中吟诗作赋,享受着与世隔绝的清静生活。 首句“石窦鸣泉自招隐”
山亭 注释: - 山亭:古代的官署或私人府第。 译文: 又踏君山路,来驱陌上尘。 江仍旧时面,我是去年人。 爱听松声古,休催柳色新。 片云衔落日,梅与月争春。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画面。首联“又踏君山路,来驱陌上尘”表达了诗人再次踏上曾经走过的路,赶走了路上的尘埃。这里的“君山”可能是指某座著名的山峰或者诗人心中的某个象征性地点。 颔联“江仍旧时面,我是去年人
林扉日日为谁开,底用潜驱俗驾回。 路有险夷休跌荡,山无今古只崔嵬。 千章佳木凌云上,万壑清流涌月来。 寄语游人莫遄迈,世间何处不尘埃
注释:中原与边戎交战,中原地区变得清浊不分。 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在战乱中流离转徙的艰难处境。诗中以“华”指中原,“戎”指边塞少数民族。“交气俗”即交兵、交战,是说中原与边关发生战争;“倒清浑”即清浊不分,是说战后中原地区变成一片混浊,形容战祸之惨重
注释 张翰:指晋代人张翰。据《晋书•张翰传》载,他任洛阳令时,因秋风起而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遂辞官归乡。 毕:完全。 龟蒙:即孟浩然。 赏析 此诗为诗人对友人的劝勉之词。首句写自己渴望回归故国之情,第二句写老友隐居不仕,著书自娱,表达对友人归隐生活的喜爱和羡慕。全诗情感真挚,意境高远,体现了作者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精神风貌
【注释】 降:使…屈服、降服。邹阳:西汉辞赋家。孟轲:战国时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友人的挽联。 上联是说把苏轼从十三代祖先那里降服过来,天意决不会偶然;下联是说继承孟子的思想,五百年后也不会改变。意思是要人们永远记住苏轼的功绩与思想。 “降邹阳于十三世,天岂偶然”一句,暗指苏东坡在北宋时期曾因政治原因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但后来又得以重用,成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
【注释】 乌衣巷:东晋时,乌衣巷是王导等豪门大族居住的地方,后来成为权贵的聚集地。 双轮:双轮车。 家山:指家乡。 谪仙人:指李白。李白曾受唐玄宗召见,因事被贬为夜郎县尉(一说为当涂县令)。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以“乌衣巷”、“家山”点出送别的地点和自己的籍贯;以“二月春”点出送别的季节。“走双轮”,写友人即将远去;“正是家山二月春”,写自己将与友人分手而归故乡。“明日湖平定归去”
【注释】:1.唐室中兴颂德碑:指唐宣宗时为宰相李德裕所作的《题李中丞碑》,歌颂唐宣宗的功德,刻在浯溪。2.元颜文字孰宜为:指唐人元稹、杨炯的诗作,二人都是初唐四杰之一。3.天齐崖石磨镌久:指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在浯溪的摩崖石刻上磨砺多年。4.万世功名不可隳:指浯溪的摩崖石刻和唐人元、杨的诗作都值得后人永远铭记。 赏析:这首诗赞美了唐宣宗时期的政治成就、文学贡献和社会影响
【注释】: 阁,即楼。般斤,郢(yǐng,音影)作,指精巧的木工手艺。木从绳,工必度,木匠在制作木材时一定要量其尺寸,以使木料符合尺度。华饰藻绘,密施榱桷,用华美的装饰和绘画来装饰屋檐。明蟾代宝灯,瑞雾为珍箔,明月当空似宝灯,祥云缭绕如珍币。栏危似倚高空,梯回疑穿碧落,栏杆高耸如同倚立在高空,楼梯盘旋仿佛穿过了天空。有时闲上瞰人寰,自谓禽中腾一鹗,有时登上高处俯瞰人间,自己就像一只飞得很高的老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