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望长安山复山,数峰还出两峰间。
揽衣来即三年戍,引客聊为一日闲。
身似暮云低更好,心如归鸟倦知还。
圣朝倘得收遗物,叹息搔头鬓已斑。
【注释】
长安:今陕西省。长安是古都,唐王朝的国都。吴亭:在今江苏吴县(苏州)南。黄二尹:即黄庭坚和范如圭,都是苏轼的门人。苏轼贬谪至黄州时,曾请黄庭坚、范如圭来此作客。次韵:用原诗的韵脚来填写新诗。
【译文】
我向东望望长安,只见山连着山,数不清的山峰从两峰间穿过。
披衣而起就是三年的边塞戍守生活,引客清谈只是短暂的一天闲情逸致。
身体仿佛暮云般低垂着,心境却像归鸟一样倦怠,想要回到自己的巢里。
如果圣朝能收容我的遗物,我将叹息不已,因为头上已斑白如鬓。
【赏析】
《望吴亭次黄二尹韵》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七言古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眷恋之情,以及他对仕途沉浮的看法。
首联“东望长安山复山,数峰还出两峰间。”意思是说,向东望去,只见连绵不断的山峦,数座山峰从两峰之间穿出。这里的“长安”并非指古时的长安城,而是泛指京城。诗人在这里以夸张的手法写出了长安的壮丽景色。
颔联“揽衣来即三年戍,引客聊为一日闲。”意思是说,披衣而起就是三年的边塞戍守生活,引客清谈只是短暂的一天闲情逸致。这里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眷恋之情,以及他对仕途沉浮的看法。他在这里用了一个巧妙的比喻,将自己比作一个战士,正在为国家守卫边疆,而将朋友比作客人,是在短暂的闲暇时间中与他们相聚。
颈联“身似暮云低更好,心如归鸟倦知还。”意思是说我的身体仿佛暮云般低垂着,心境却像归鸟一样倦怠。这里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自己身体状态的无奈,也有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尾联“圣朝倘得收遗物,叹息搔头鬓已斑。”意思是如果圣朝能收容我的遗物,我将叹息不已,因为头上已斑白如鬓。这里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的失望和无奈之情,也反映了他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整首诗以生动的画面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仕途的无奈。同时,也揭示了作者内心矛盾复杂的情感世界,让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