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貌非前日,清吟似旧时。
已无藏酒妇,幸有读书儿。
连岁修茅屋,三秋绕菊篱。
寒儒有奇遇,太守为刊诗。
诗句
- 老貌非前日:形容人的外貌已经改变,但内心依然保持年轻。
- 清吟似旧时:指诗人依然保持着年轻时的清新诗风。
- 已无藏酒妇:表示现在没有藏酒的妇人了。
- 幸有读书儿:意思是幸运的是还有读书的孩子。
- 连岁修茅屋:连续几年修建茅草房子。
- 三秋绕菊篱:形容菊花盛开的景象,仿佛秋天围绕菊花篱笆。
- 寒儒有奇遇:指的是一个穷困却有才学的人遇到了好运。
- 太守为刊诗:即太守亲自为这首诗作序或者进行刊印。
译文
- 虽然岁月在改变我的模样,但我的内心依旧保持着年轻。
- 我的诗歌风格依旧像以前那样清新。
- 我已经不再有藏酒的妇女,但我幸运地有一个读书的孩子。
- 我已经连续几年修建了我的草屋。
- 我欣赏着秋天环绕着菊花篱笆的美丽景象。
- 一个贫穷但有才华的人遇到了好运。
- 太守亲自为这首诗作序或者进行刊印。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了一个诗人晚年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的诗。诗人用“老貌非前日”来表达自己虽然年纪大了,但外表看起来依然年轻。接着,他用“清吟似旧时”来形容自己仍然保持着年轻时的清新诗风,显示出他对自己文学造诣的自豪与自信。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境遇变化。他不再藏酒妇女,而是有一个读书的孩子,这反映出他的生活环境有所改变,但他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同时,他也提到自己连续几年修建了茅草房子,这反映了他对未来生活的期望和规划。
最后两句,诗人用“三秋绕菊篱”来形容自己周围环境的美好,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内心的宁静与满足。而“寒儒有奇遇”,则是诗人自谦之词,表示自己虽然是一个贫苦的读书人,但仍然得到了意外的好运。最后一句“太守为刊诗”,更是体现了诗人对太守的感激之情,也显示了他作品受到重视的事实。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个人生活的描写,展现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通过自我调侃的方式,表达了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未来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