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帆飞过洞庭来,百尺巍巍水面开。
疑泛灵槎上河汉,如从弱水到蓬莱。
钧天广乐无闻矣,袖剑仙人安在哉。
物物尽随波浪去,君山一点独崔嵬。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能力。作答时,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本首诗描写的是诗人陪同使君登上岳阳楼的情景。“片帆飞过洞庭来”,洞庭湖上的一片帆船飞驰而过。“百尺巍巍水面开”,湖水波涛汹涌,湖面上百尺高耸的岳阳楼像一座雄伟壮丽的山峰。“疑泛灵槎上河汉”,仿佛乘坐着神舟在银河中遨游。“如从弱水到蓬莱”,好像从弱水国一直航行到仙境蓬莱山。“钧天广乐无闻矣”,天上的乐曲没有听到。“袖剑仙人安在哉”,袖里的宝剑在哪里?“物物尽随波浪去,君山一点独崔嵬”,世间万物都随波逐流,只有君山一点孤峰矗立,独自巍然屹立。

【答案】

译文:

洞庭湖上的一片帆船飞驰而过。湖水波涛汹涌,湖面上百尺高耸的岳阳楼像一座雄伟壮丽的山峰。仿佛乘坐着神舟在银河中遨游,好像从弱水国一直航行到仙境蓬莱山。天上的乐曲没有听到,袖里的宝剑在哪里?世间万物都随波逐流,只有君山一点孤峰矗立,独自巍然屹立。赏析:

这是一首登临怀古之作。诗人陪虞使君登上岳阳楼,面对浩瀚壮阔的洞庭湖面,顿生遐思,于是便挥毫写下了这首《陪虞使君登岳阳楼》的诗作。

全诗共八句,前四句写洞庭湖面的景色,后四句写登楼远望的感想。

首句“片帆飞过洞庭来”,是说洞庭湖上飘荡着一叶扁舟,船上人正在乘风破浪,直驶而下。“洞庭”二字点明题旨,为下一句铺垫。次句“百尺巍巍水面开”,则是写湖面上百尺高耸的岳阳楼,如同一位巨人站立于湖中,显得十分壮观。“疑泛灵槎上河汉”是想象之语,意谓船行至河汉之上,即银河之上,而“灵槎”、“河汉”都是传说中的神话事物。“如从弱水到蓬莱”则进一步想象之语,意为船行至弱水之上,也就是传说中的西海或北海,再继续航行,就能抵达蓬莱山。这里,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夸张手法描绘了一幅宏伟壮阔的画面。

三、四两句写诗人在楼上所见所感。“钧天广乐”指天上的神仙们奏起的美妙乐章。“钧天”原指天的中央,这里用以形容音乐声宏亮悠扬,传遍宇宙四方;“广乐”是指盛大的音乐。“钧天广乐无闻矣”,意思是天上的美妙乐章已经听不到了。这一句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之感。“袖剑仙人安在哉”,这句是诗人想象中的诗句。据《抱朴子·内篇·金丹》载:“周文受箓于郁仪,列仙之冠也。”又据《史记·封禅书》载: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武帝东巡海上,曾梦见有使者自称“紫阳真人”。于是,汉武帝在山东曲阜建造了一座“天柱”祠庙,并亲自祭祀他。可见,“仙人”在古人心中是一种崇高的存在。“袖剑”即指佩带宝剑,这里用来借指仙人。“仙人安在哉”是说仙人在哪里呢?诗人在这里用设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无奈和失落之情。

五、六两句是诗人登楼后的联想和感慨。“物物尽随波浪去”,意思是世间的一切都已经随着波浪而去,一切都被冲刷得干干净净,不复存在了。“君山一点独崔嵬”,意思是只有君山上的一棵小树还在独自耸立着,显得格外高大、威武。这里的“君山”指的是洞庭湖中的君山岛。“崔嵬”是高大、威武的意思。诗人在这里运用夸张手法,将君山和小树相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它通过对岳阳楼的描绘和对仙境的向往,以及对人间仙境的美好回忆和无限憧憬,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深深感慨。同时,它还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