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城鸡唱金门开,起居舍人携疏来。榻前一奏一万字,历历写出忠义怀。
顿首惶恐臣昧死,越录敢言天下事。百年河洛行胡朔,恨满东南天一角。
夷甫诸人责未酬,志士愁眠剑锋落。天意未回事难举,乡来一试成千误。
犬羊频岁自相屠,盛衰大抵由天数。昨臣衔命出疆时,自期有去必无归。
屈膝穹庐当愤死,天相孤忠半道回。金山之下长江水,击楫中流书壮志。
东风吹上妙高台,略望江淮见形势。形势从来只如此,几年待得天时至。
朝廷为计保万全,往往忘却前朝耻。臣今未暇论规恢,胡虏已亡何虑哉。
中原旷地无人管,政恐英雄生草莱。北方苦饥民骨立,万一东来窃吾粟。
边头诸州无铁壁,借问谁能备仓卒。请朝廷,厉精兵,择良将。
办多多,策上上。更选人材,老练通达。分守要冲,讲明方略。

【诗句】

嘉定甲戌孟秋二十有七日起居舍人兼直学士院真德秀上殿直前奏边事不顾忌讳一疏万言援引古今铺陈方略忠谊感激辞章浩瀚诚有补于国家天台戴复古获见此疏伏读再三窃有所感敬效白乐天体以纪其事录于野史

【译文】
嘉定甲戌年秋季的十七日,起居舍人兼直学士院真德秀上了一道奏疏给皇帝。他直言不讳地陈述了边塞的事情,并不顾忌讳。这道奏疏共有一万字,详细地描绘了忠诚、义气和忧虑之情。

【关键词注释】

  • 嘉定甲戌:指的是宋理宗端平二年(公元1235年),这一年是南宋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 孟秋:农历的九月,这个时候天气渐冷,农作物开始成熟。
  • 起居舍人:官名,负责皇帝日常的起居事务。
  • 兼直学士院:兼任学士院的职务,通常意味着能够参与重要的政治讨论。
  • 真德秀:南宋时期的一位大臣,以其正直和忠诚著称。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大臣真德秀在嘉定甲戌年的孟秋向皇帝呈上的一份奏疏。这份奏疏详细记录了他的对国家边关事务的看法和建议,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责任感。整篇奏疏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和坚定的意志,展现了他不畏艰险,敢于直言的精神。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引用和对当前情况的分析,他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议,希望朝廷能够采纳他的建议,加强边防,确保国家的安定。整篇奏疏不仅体现了他的个人品质,也反映了当时南宋社会对于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注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