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幽吟岩壑底,伴晓猿啼秋鹤唳。自陶情性乐天真,一心不作求名计。
一朝邂逅杨东山,诗声扬扬满世间。东山才与诚斋敌,手腕中有万斛力。
为君翻九渊,探君骊龙珠。为君擘沧海,钩上珊瑚枝。
丰城地下掘起龙泉太阿双宝剑,南山雾里窥见隐豹文章皮。
是宝欲藏藏不得,总被东山手拈出。道人从此诗价高,石廪祝融争崒嵂。
君不见弥明石鼎联句诗,千载托名韩退之。

【注释】

道人:道士。

幽吟:隐居深山。

岩壑:山涧。

陶情性:陶冶性情。

天真:自然的真性。

不作:不追求。

邂逅:巧遇,相遇。

诚斋:杨万里号诚斋。

翻:取。

骊龙珠:比喻珍贵的人才。

擘:剖开。

丰城:今江西新余市。

太阿剑:古代名剑。龙泉、太阿皆宝剑名。

南山豹:隐豹,指韩愈《送石处士序》中“其文疏荡,深切肺腑,吐出肝胆,白黑无不照见”,后以南山豹代指韩愈文章。

石廪:藏金石的仓库。

祝融:南方三神之一,主管火,喻指杨东山。

弥明:即韩愈。石鼎联句诗是《送李愿归盘谷序》,作者托名为韩愈所撰。

石廪祝融争崒嵂:形容石廪之宝,如祝融峰耸入云霄。

君不见:意为“您看”。弥明石鼎联句诗,千载托名韩退之,意谓弥明石鼎联句诗被当作韩愈的作品流传千年。

【赏析】

此诗为题咏道士与杨万里(杨东山)交往的诗作。全诗以道士与杨万里的交往过程为线索展开,通过描写道士和杨万里交往的始末来表现诗人对杨万里的倾慕之情。

第一首从“道人”二字着笔,写道人隐居深山,幽吟岩壑,伴晓猿啼秋鹤唳之声,自陶情性乐天真,一心不为名利所累,只知潜心读书吟诗。第二首由道人的诗声,进而写到杨万里与道人结识,杨万里在道人的帮助下得到他的诗作并为之题跋。第三首写杨万里得到道人和他所题跋的诗后,便想请他到自己的家中去作客,于是写了一首长篇赠别诗给杨万里。第四首写杨万里把这首诗拿去献给了朝廷。第五首写杨万里把道人和他所题跋的诗拿来献给皇帝,皇帝十分赞赏,命人把道人召进京去,而杨万里却因为没有得到道人的赏识,感到失望和惋惜。第六首用《送李愿归盘谷序》的典故来说明道人与杨万里的交情深厚,道人像祝融一样为杨万里着想,而杨万里也把道人当作知己。最后用“君不见”一转,说弥明石鼎联句诗被当作韩愈的作品流传千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