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毕竟已蹉跎,有酒何妨醉且歌。
人世尽缘愁得老,春花偏被雨相魔。
草欺兰瘦能香否,杏笑梅残奈俗何。
试上东楼看春景,海山无数列青螺。
此生
此生毕竟已蹉跎,有酒何妨醉且歌。
人世尽缘愁得老,春花偏被雨相魔。
草欺兰瘦能香否,杏笑梅残奈俗何。
试上东楼看春景,海山无数列青螺。
注释: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春景》。全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感慨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生活态度的豁达和对自然的热爱。
赏析: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道人。他是江西诗派的开创者之一,与陈师道并称“黄陈”,其诗以豪放著称,与苏轼并称“苏黄”。这首诗是黄庭坚在春天游赏东楼时所写,通过描绘春天景色和表达对人生感慨的方式,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
首句“此生毕竟已蹉跎”,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一生的感慨。他感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已经浪费了许多年华。这种感慨源于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时间流逝的敏锐感知。
颔联“人世尽缘愁得老,春花偏被雨相魔”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人生的看法。他认为,人世间的种种缘分都让人烦恼缠身,最终导致衰老。而春天的花朵却因为雨水的滋润而更加娇艳动人,这反衬了人生的无常和无奈。诗人在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将人生的苦闷和春天的美丽进行了鲜明的对比,使得诗句更加生动有力。
颈联“草欺兰瘦能香否,杏笑梅残奈俗何”则转向了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观察到草木在春风中摇曳生姿,虽然不如兰花那样优雅,但仍散发着淡淡的香气。而杏花在春雨的滋润下,笑得格外灿烂,尽管梅花已经凋零,但却依然保持着高洁的气质,不被世俗所玷污。这些描写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尾联“试上东楼看春景,海山无数列青螺”则是诗人站在东楼上欣赏春天景色的情景描写。他看到了大海和群山在春雨中的壮丽景色,它们就像排列着的青色螺壳一样美丽。这一联诗句不仅描绘了大自然的美好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感慨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生活态度的豁达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诗中的比喻和对比手法也为诗歌增添了丰富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