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四海沸如汤,问舍求田策最良。
豪气到头成底事,未容欺客卧高床。

读陈元龙传

九州四海沸如汤,问舍求田策最良。
豪气到头成底事,未容欺客卧高床。

注释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苏轼对陈元龙的《读陈元龙传》的评论。陈元龙(1897—1942),字孟阳,号石屋,浙江海盐人。他一生崇尚儒家文化,以文学为终身事业。他的《读陈元龙传》是他早年写的一篇传记性质的作品,其中充满了对陈元龙高尚品德的赞扬和对他壮志未酬的同情。

赏析

首句“九州四海沸如汤”,用来形容全国上下一片沸腾的景象,比喻陈元龙的名声如同沸水一般,迅速传遍了整个国家。这里使用的意象生动形象,表达了陈元龙的名声之大。

第二句“问舍求田策最良”,是对陈元龙人生态度的一种概括。这里的“舍”指的是放弃世俗的欲望,追求高尚的理想;“求田”则是指寻找合适的地方来安身立命。这句话表明陈元龙的人生选择是正确的,他选择了正确的道路。

接下来的两句“豪气到头成底事,未容欺客卧高床”,则是对陈元龙人格魅力的具体描述。这里的“豪气”指的是陈元龙的气概、勇气和决心,而“底事”是指原因或结果。整句话的意思是指,虽然陈元龙已经拥有了足够的力量和财富,但他仍然保持着一颗谦逊的心,不愿意躺在高床之上享受荣华富贵。这表明陈元龙有着崇高的道德品质和坚定的理想信念。

这首诗通过对陈元龙生平事迹的回顾和对其品格的赞美,体现了作者对陈元龙高尚人格的敬佩之情。同时,诗中也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激励人们要像陈元龙一样,追求真理,坚守信仰,不贪图物质享受,始终保持一颗纯洁的心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