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篷四望水连空,一片蒲帆正饱风。
山际白云云际月,子规声在白云中。
【注释】
推篷四望:推开船篷,向四周望去。
子规:杜鹃,又名布谷鸟,鸣声凄切,古人以为春去的哀曲。
【赏析】
《夜过鉴湖》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之一。此诗写于元丰三年(1084),作者与弟弟苏辙同游湖州时所作。诗中通过对鉴湖夜色和月色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优美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一、二两句写夜泊鉴湖时的所见:推开篷,四面眺望,只见湖水与天空连为一体,一片蒲帆正饱风驶向远方。“水连空”,既写出了湖水的辽阔无涯,也写出了湖水与天空的一体性;“正饱风”写出了蒲帆行驶的速度之快,给人一种疾驰而去的感觉。这两句不仅写出了诗人夜泊时所见的自然景象,而且通过“正”字的运用,还表现出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之情。
三、四两句写夜晚月出时分的所见:山际白云映衬着月色,子规在云中啼鸣。这句诗通过“白云”“月色”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美丽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而美好的仙境之中。而子规的啼鸣则给这个画面增添了一份生机与活力。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此时的心情,他正欣赏着这美好的景色,感受着大自然的魅力。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夜晚的美景和诗人的内心感受,通过对比手法的运用,将自然之美与人的情感相联系,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