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切抱叶蝉,间关栖树禽。
入山本避喧,复爱聆此音。
微飔动夕爽,薄云散秋阴。
众籁阒以静,片月生东林。
【注释】
秋日过屏山庵:秋天,我经过屏山庵。秋日,指秋季;过,经过;屏山庵,即屏山寺庵。屏山寺庵,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溪口镇西北约10公里处屏山麓下。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因避代宗讳,改剡州为明州,改剡县为鄞县,又改为越州。天宝元年(742年)改称明州。唐大和三年(829年)改称明州府,宋绍兴七年(1137年)改称明州。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升府为路,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升为明州路总管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降为州,民国元年(1912年)废州府,置县。
凄切抱叶蝉:凄凉地叫着的蝉。凄切,悲伤凄婉。
间关栖树禽:在树上鸣叫的鸟。间关,形容声音高低曲折。栖树禽,栖息在树上的鸟类。
微飔动夕爽:微微吹拂着夜晚的清凉。微飔,微风。
薄云散秋阴:稀疏的白云散去了秋天的浓云。薄云,稀薄的云雾。
众籁阒以静:四周的声响都消失了。阒然,寂静无声。
片月生东林:一轮明亮的月亮升起在树林中。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深秋时节的寺院幽静景象的小诗。全诗四句,每句七字,共二十八字,结构整齐,意境优美,音节和谐,是一首典型的五言古诗。首句“凄切抱叶蝉”,点出秋意之凄切,并写出了诗人所听到的第一个声音。第二句“间关栖树禽”,则进一步写出了诗人所听到的是鸟叫声。三、四句,则写诗人对这凄厉的声音的复杂感受:“入山本避喧”是说,本来来到深山是为了躲避喧闹,但听了这凄厉的声音后却反而喜欢起这种声音来。最后两句“微飔动夕爽,薄云散秋阴”,是说,微风带来了夜晚的凉爽,稀疏的白云也消散了秋天的浓云。“众籁阒以静”是说,周围的声音都消失了,一片宁静。末句“片月生东林”,写明亮的月光从树林里升起。整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意境清新幽美,读来使人如临其境,如听其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