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桐结根倚崖石,俯瞰清溪照虚碧。
枝叶扶疏朱夏寒,上有翔鸾旧栖迹。
风霜冉冉岁月深,老柯半朽苍皮蚀。
其中素抱金玉声,以暗投人人不识。
人不识,多苦心,樵夫斤斧莫相寻。
宁教枯死倒涧壑,不从爨下求知音。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鉴赏诗歌内容要点和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赏析”,考生应先理解诗句大意,然后对每一联进行逐句解读分析,最后对全诗进行总结概括。
“孤桐结根倚崖石,俯瞰清溪照虚碧”两句是写景,写一棵孤独的桐树在峭壁之上生根发芽,俯视着清澈的溪水和碧绿的山色。这两句是起笔,为后面的议论做铺垫,也点明了诗人观察的景物。
“枝叶扶疏朱夏寒,上有翔鸾旧栖迹”两句是写景,写桐树枝叶茂盛,枝繁叶茂,夏天虽然炎热,但在这孤桐上依然有鸟儿栖息。这两句是第二层,由景到物,由物到人,由人写到自己的志向。
“风霜冉冉岁月深,老柯半朽苍皮蚀”两句是写景,写桐树枝干苍老,经受了风霜的侵蚀,树皮被剥落了大半。这两句是第三层,由人写到自己的身世。这两句中“风霜冉冉”与“岁月深”对仗,“老柯”与“苍皮蚀”对仗,“风霜”与“岁月”对仗,“冉冉”与“深”对仗,“冉冉”与“半”对仗,“岁月”与“蚀”对仗,“深”与“半”对仗,“老柯”与“苍皮”对仗,“风霜”与“蚀”对仗,都体现了炼字的功夫。
“其中素抱金玉声,以暗投人人不识”两句是说桐树的枝条里蕴藏着美妙的声音,可是人们却不了解它。这两句承上启下,由桐树写到自己。
“人不识,多苦心,樵夫斤斧莫相寻。”这两句是作者自叙,说自己虽然有美好的志向,但是世人却不懂得欣赏。这两句是第四层,从人写到世态炎凉。
“宁教枯死倒涧壑,不从爨下求知音”两句是说宁愿让桐树枯死倒在山涧里,也不愿让它在炉火上烧去。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宁可保持自己美好品质也不随波逐流的思想。这两句是第五层,也是全诗的收束。
【答案】
孤桐行
孤桐结根倚崖石,俯瞰清溪照虚碧。
枝叶扶疏朱夏寒,上有翔鸾旧栖迹。
风霜冉冉岁月深,老柯半朽苍皮蚀。
其中素抱金玉声,以暗投人人不识。
人不识,多苦心,樵夫斤斧莫相寻。
宁教枯死倒涧壑,不从爨下求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