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吹梦过钱塘,独上孤山叩冷香。
纸帐四垂灯影薄,觉来疑是月昏黄。
解析:
诗句释义:
觉来:“觉来”指的是诗人醒来后的感受。在这首诗中,“觉来”表达了一种从梦境到现实的清醒感,暗示了诗人对梦境与现实边界的模糊认知或感受。
西风吹梦过钱塘: “西风”常用来形容秋风,在这里可能寓意着某种改变或更新的力量。“梦过”则表明梦境已经结束,“钱塘”是杭州的一个著名景点,也常被用作地名或意象,象征着美丽和繁华。这里描述的是西风带着梦中的美好景象飘过杭州(或钱塘),可能意味着美好而短暂的回忆或体验。
独上孤山叩冷香: “孤山”通常指的是位于杭州市西湖中的一座小山,这里用来象征孤独或是寻求心灵慰藉的地方。“叩冷香”形容了一种寂静且清新的氛围。这里的描述可能是诗人在独自登上孤山时的情景,感受到一种宁静与孤独,并伴随着淡淡的香气。
纸帐四垂灯影薄: “纸帐”可能是一种简陋但温馨的睡眠环境,“四垂”形容帐子垂下的样子,给人以安静、舒适的视觉感受。“灯影薄”则描绘了夜晚微光下的景象,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
觉来疑是月昏黄: “觉来”再次出现,这次是在描述从睡眠中醒来时的情境。“疑是月昏黄”形容了醒来时看到的月亮颜色,暗指天色渐晚,可能预示着夜深人静的时刻,也可能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或对未知未来的不确定感。
译文:
西风轻拂,梦中美景穿过钱塘江畔的小桥,
独自漫步至孤山,轻轻敲击着寒冷中散发幽香的石壁。
简陋的床帐随着夜幕低垂,微弱的灯光映出轮廓,
清晨醒来时,怀疑是夜色将天空染成黄昏的黄色。
赏析:
这首诗以“觉来”为起点,巧妙地运用季节变换和自然景观的变化,构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通过西风吹过的杭州、孤山的探访,以及纸帐中的清幽感受,展现了一种梦幻般的旅行经历。最后一句中的“觉来疑是月昏黄”,不仅点明了时间的流逝,更增添了一份对往昔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