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绶垂腰底,怜君尚一同。
人豪固秦俗,地古自豳风。
春色鸣弦外,山光隐几中。
定应传善政,不日到关东。

【注释】

墨绶垂腰底:墨绶,指官印,墨色系着的印绶。垂,下垂。腰底,指腰部。

怜君尚一同:怜,怜惜;尚,仍然、还;同,相同、一致。意思是:我仍然像你一样。

地古自豳风:豳风,指周代的风俗。这里泛指岐山地区(今陕西省岐山县一带)。

春色鸣弦外:春色,指春天的气息;鸣,响动、吹奏;弦外,指乐声之外;这里指春天的景色。

定应传善政,不日到关东:定,一定。传,流传;善政,好的政策。到,到达;关东,指函谷关以东地区,即今天的陕西省渭河以北、秦岭以南的地区。这句话的意思是:你的好政策一定会流传下去。

【赏析】

《送高寺丞宰岐上》是唐代诗人李端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写于李端被贬谪后,送别友人高寺丞回岐州时所做,表达了对高寺丞的同情和祝愿之情。

首联“墨绶垂腰底,怜君尚一同”,诗人首先用墨绶来比喻高寺丞的官位,暗示他即将得到重用。然后通过“怜君”一词,表达了对朋友的同情与关心,同时也流露出诗人自己的失落情绪。

颔联“人豪固秦俗,地古自豳风”,进一步描绘了高寺丞即将赴任的环境和背景。这里的“人豪”指的是当地民众的豪爽性格,“地古”则是指岐山地区历史悠久。两句诗既写出了环境的优美,也表达了对高寺丞即将到来的期待和喜悦。

颈联“春色鸣弦外,山光隐几中”则是诗人运用拟人的手法来描绘自然景色。春色和山光都是自然界的元素,而在这里却仿佛有生命一般,它们在鸣弦外发出声响,在几中隐匿起来。这样的描绘既富有诗意,又显得十分生动形象。

尾联“定应传善政,不日到关东”则是诗人对高寺丞的美好祝愿。这里的“善政”指的是好的政治措施,而“关东”则是指函谷关以东地区。诗人希望高寺丞能够将好的政策带到那里,让那里的人们受益。

这首诗通过对高寺丞即将赴任的描述和对他的祝福,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感情和良好的祝愿。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