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差天仗拂云台,雉尾分行剑佩来。
万寿称觞臣节罄,九韶张乐帝颜开。
班趋玉佩花相斗,舞入文茵雪屡回。
疏贱恭承湛露赐,惭无辞藻咏康哉。
【解析】
此为一首七律,作于开元二十四年(736),当时李白正因得罪权贵被贬出京,流放夜郎。诗人在诗中借宴游之乐抒发了内心的苦闷、愤懑之情。
奉和仲通秋宴
参差天仗拂云台,
雉尾分行剑佩来。
万寿称觞臣节罄,
九韶张乐帝颜开。
班趋玉佩花相斗,
舞入文茵雪屡回。
疏贱恭承湛露赐,
惭无辞藻咏康哉。
注释:
①“参差”:参差不齐,错落不齐的样子。②天仗:天子的仪仗。③云台:即玉阶。④雉尾:指仪仗中的仪羽,用雉尾毛做成。⑤九韶:指《九歌》中的《南风》《东皇》《太一》等篇。⑥班趋:古代帝王举行大典时,文武百官按顺序排列着整齐的行列前进。⑦“玉佩”:指皇帝的玉佩。⑧“文茵”:《诗经·小雅·南山有台》中有“子有廷内,淑姬侍御”的句子,这里代指文官的座位。⑨“湛露”:是周代一种祭祀礼的名称,赐给诸侯王以酒。⑩康哉:《诗经·小雅·鹿鸣》中有“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意思是说宾客们欢聚在一起,互相祝贺欢乐。
赏析:
此为奉和仲通秋宴之作。首联点明地点时间。颔联写宴饮时君臣间的关系。颈联写宴会的气氛,从侧面反映了宴饮时的欢乐气氛。尾联写宴会结束时的情景。全诗语言平实而意蕴深厚,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