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鸠鸣桑间,初日动原隰。
马踏露草嘶,人对松风泣。
茅庐耿夕返,金阙想晨入。
回首别袖远,惟见飞花急。
【解析】
此诗首联“春鸠鸣桑间,初日动原隰。”“春鸠”即布谷鸟,是诗人的好友。“鸣桑间”说明他辞别时正赶上春天,“初日”点明时间是早晨;“动原隰”说明马在原野上奔驰,“原隰”是低洼之地,这里指田野。颔联“马踏露草嘶,人对松风泣。”两句写友人骑马出发的情景,马踩着露水打湿的草地,长声嘶叫,而友人则面对松风哭泣。颈联“茅庐耿夕返,金阙想晨入。”意思是说朋友骑着马,晚上返回到茅庐里去休息。而自己想到清晨就会进入朝廷。尾联“回首别袖远,惟见飞花急。”意思是回头一看,朋友的衣袖已经远远地消失了,只看见那飞花在疾速地飘落。全诗语言质朴,但情意深厚,表达了作者送别好友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答案】
(1)首联:春日清晨,马儿奔跑在原野之上,鸣叫着。
译文:清晨,马儿在草地上奔跑,发出长嘶之声。
(2)颔联:朋友骑马离开,在回家的路上,马儿跑得快,马蹄踏在草地上留下一片泥泞。
译文:友人骑马离开了,马踏着泥泞的道路,一路疾驰,声音凄切。
(3)颈联:夜晚归来,回到了茅舍之中,心中思念着朝廷。
译文:夜晚归家后,回到那个简陋的茅舍中,心里一直想着朝廷。
(4)尾联:看到友人的衣物在远处消逝,只有飞花在空中飘落。
译文:友人的衣物在远方消失,只留下飞花在空中飘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