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予有行迈,辱赠猗兰辞。
今我复来游,重贻黄鹄诗。
兰以喻芳洁,撷佩正所宜。
鹄以兴翅邈,鸾皇共追随。
句成自有法,意厚良不訾。
投非所当授,乃反骇且疑。
兰生深林间,蔼然抱幽姿。
鹄有江海志,孤轩谢羁雌。
残折兰色改,跂尚鹄性悲。
愿君两置是,逍遥以相期。

【注释】

昔:昔日。行迈:远行。辱赠:受辱而赠,这里指受赠以《猗兰操》辞的诗歌。

重贻:再次赠送。黄鹄诗:指陆游赠给好友王炎的《黄鹄歌》。黄鹄,一种神鸟。

喻芳洁:用以比喻人的美好品质。撷(xié)佩:摘取佩上的玉饰,用作装饰或礼物。正所宜:正是合适的礼品。

兴翅邈:兴起高远的志向。鸾皇:指仙鸟凤凰,古代传说中的吉祥之鸟。共追随:一同跟随。

句成:指诗句完成。法:法则、规范。

投非所当授:指送诗不适当。乃反:却反而。骇:惊诧。疑:疑惑。

抱幽姿:形容兰花香气清幽。

江海志:指大志和抱负,意即胸怀远大的理想。

孤轩谢羁雌:指独自飞翔的高傲姿态,比喻诗人自己不受拘束的性格。

跂尚:仰望。

愿君两置是:愿你把我的诗搁置一旁。逍遥:自由自在。相期:相互期待,互相勉励。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诗,作于乾道八年(1172年),当时陆游与友人王炎、陈造在斋礼院相遇,因王炎有赠诗,于是陆游写了三首和诗,本篇是其中之一。全诗通过咏物,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及对友情的赞美。

开头“昔予有行迈,辱赠猗兰辞”,回忆当年受赠《猗兰操》辞的情景,表明赠诗之事,乃是前日之事,并非今日之事。“今我复来游,重贻黄鹄诗”,说明诗人又来到此地,受到朋友再次赠送的《黄鹄歌》的启发和鼓舞。

“兰以喻芳洁,撷佩正所宜”,“鹄以兴翅邈,鸾皇共追随”,用“兰”“鹄”作比,赞扬了朋友赠送的诗歌内容,并表明自己对此十分赞赏,认为它正是自己所需要的,也正因为这样,才引起了自己的联想。

“句成自有法,意厚良不訾”,“投非所当授,乃反骇且疑”。诗人认为,虽然自己写的诗并不高明,但是朋友送诗给他,并不是随便乱送,而是经过深思熟虑才选择的。同时,朋友之所以送诗给他,也是出于对他的理解和信任,因此,他对此表示感激。“乃反骇且疑”一句中,“骇”字写出了朋友对这首诗的惊讶之情;“疑”字写出了朋友对自己是否能够写出这样的好诗的怀疑之意。

“兰生深林间,蔼然抱幽姿”,“鹄有江海志,孤轩谢羁雌”。诗人把“兰”比作深山中的幽兰,用“孤轩谢羁雌”来赞美“鹄”高飞的雄姿,表明了自己像“鹄”一样向往自由的愿望。

“残折兰色改,跂尚鹄性悲”,“愿君两置是,逍遥以相期。”这两句诗中,诗人用“残折兰”、“跂尚鹄”来比喻自己的处境艰难,同时也表现出了他对自由的向往之情。最后两句中,诗人希望朋友能把自己所写的诗放置一边,不要因为这首诗而感到惊讶和怀疑,而应该像自己一样保持自由的精神,共同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