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柏古福地,琼台上侵星。
仙人种玉处,瑶草犹亭亭。
羽人纫作佩,瑞露濯芳馨。
悬崖百丈坑,九畴诗得经。
真境有谁何,守护烦六丁。
长官仙李氏,不畏兹山灵。
河阳无数花,叶蕊炫紫青。
受此贞洁姿,不露凡卉形。
命彼轻举者,窃取岩中扃。
封植入笼槛,罗列旁轩屏。
结根失所托,摧残日飘零。
揖我求我言,矢诗当见听。
草木遂其性,民物自安宁。
君其毋求奇,采掇庶可停。
兰玉近取譬,何用专阶庭。
人观尽白眼,莫遣下青冥。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百丈坑玉兰的形态与生长环境,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首先看第一句“桐柏古福地,琼台上侵星。”,桐柏山是古代的一座福地,这里种下了一株玉兰树,它的根深入到了山顶,如同星星一样在天上闪耀。

接下来是“仙人种玉处,瑶草犹亭亭。”,这里的玉字可能指的是玉兰花,它生长在仙人种植的地方,而那些生长在悬崖上的玉兰就像是亭亭玉立的仙子。

然后是“羽人纫作佩,瑞露濯芳馨。”,这里的羽人可能指的是仙女们,他们用灵芝作为饰品,用瑞露来清洗玉兰花的香气。

接着是“悬崖百丈坑,九畴诗得经。”,百丈坑的玉兰树生长在悬崖上,它们的叶子覆盖了整个九个区域,仿佛一首诗篇在这里被书写过。

“命彼轻举者,窃取岩中扃。”,这里的轻举者可能指的是那些喜欢攀爬的人,他们偷走了玉兰花的果实,使得它们失去了生命。

这首诗通过对百丈坑玉兰的生长环境和生长条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命的珍视和保护。同时,也通过对比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