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舸安舆霅水清,春风犹忆送君行。
无家举案人方恨,有子分符世共荣。
德履未容居祭酒,声华端合主宗盟。
太支耆老凋零甚,兰玉阶庭独擅名。
【解析】
此诗首联两句,写赵公奉使出使之事。“画舸安舆”即乘坐着装饰华丽的小舟,从湖州出发。“霅水清”即苕溪水清澈。这两句是说:我随同赵公乘坐着装饰华丽的小舟,从湖州出发,去浙东的睦州(今浙江建德)。“春风犹忆送君行”是说:春天里还常常想起您送别的情形。这一句是说自己对赵公的感激之情。“无家举案人方恨”句中的“家”指自己,“举案”是古代的一种礼节,表示孝敬父母的意思。“方恨”是指自己不能像赵公那样孝敬父母而感到遗憾。这一句是说自己对赵公的感激之词。“有子分符世共荣”句中“符”指代官印,这里指官职。“有子”是指自己的儿子,“分符”也是古代的一种礼节,表示授予官印。“世共荣”是指全家人共同享有荣耀。这一句是对自己与赵公共同受封的欣慰之情。
颔联两句,写赵公受封后的感怀。“未容居祭酒”即没有资格担任祭酒的官职,因为赵公还没有到任。“声华端合主宗盟”是说:我的名声和才华,完全配得上主管宗族盟会的大权。“端合”就是完全配得上的意思。“太支耆老凋零甚”即太支、耆老是对朝廷官员的尊称,这里指元稹的父辈。“凋零”是凋谢零落的意思。“兰玉阶庭独擅名”是说:在朝廷中只有我一人独占美名。“兰玉”是对人的美称,这里指自己。“阶庭”是指朝廷,“独擅名”是说独自享有美名。这一句是说自己对赵公受封后的喜悦之情。
颈联两句,写赵公受到朝廷重用,自己应接不暇。“德履未容居祭酒”是说:我还没有到任,就被任命为祭酒了。“声华端合主宗盟”是说,我的声望和才华足以主持宗族盟会的事务。“端合”就是完全配得上的意思。“太支耆老凋零甚”即太支、耆老都是对朝廷官员的尊称,这里指元稹的父亲辈的人。“凋零”是凋谢零落的意思。“兰玉阶庭独擅名”是说:在宫廷里只有我能独占美名。“端合”就是完全配得上的意思。“太支耆老凋零甚”即太支、耆老是对朝廷官员的尊称,这里指元稹父亲辈的人。“凋零”是凋谢零落的意思。“独擅名”是说我独自享有美名,这里指赵公受到朝廷重用后,元稹也沾光了。这一句是说元稹对赵公受到朝廷重用的欢喜之情。
尾联两句,写自己对赵公的怀念。“太支耆老凋零甚”,是说:太支、耆老都凋零零落了。“兰玉阶庭独擅名”是说:在宫廷里也只有我独享盛名。这里的“独擅名”是指独得圣眷的意思。这一句是说元稹对赵公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追忆赵嘏时作。作者通过追述赵嘏奉使出使睦州的一段往事,表达了对赵公的敬慕之情。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深沉,体现了诗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深厚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