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酒美樽不空,十年醉倒梅花中。
经行所见略可谱,一一秀骨含仙风。
不将铅华污真色,亦有醉脸匀春红。
重英千叶两何好,玉立但喜肌微丰。
红绡金缕变新样,品异独许天香同。
花开到处即吾圃,水寒月淡烟空蒙。
醉来踏雪更起舞,长歌目送南飞鸿。
自后春归厌寂寞,坐觉桃李难为容。
忽惊横轴入吾手,世上犹有丹青工。
扶疏清影卧空碧,一笑似喜曾相逢。
君家亭馆安用此,此物自昔添诗穷。
诗成妙手傥不惜,画我曳杖穿芳丛。
郑仲南五梅图
江南酒美樽不空,十年醉倒梅花中。
经行所见略可谱,一一秀骨含仙风。
不将铅华污真色,亦有醉脸匀春红。
重英千叶两何好,玉立但喜肌微丰。
红绡金缕变新样,品异独许天香同。
花开到处即吾圃,水寒月淡烟空蒙。
醉来踏雪更起舞,长歌目送南飞鸿。
自后春归厌寂寞,坐觉桃李难为容。
忽惊横轴入吾手,世上犹有丹青工。
扶疏清影卧空碧,一笑似喜曾相逢。
君家亭馆安用此,此物自昔添诗穷。
诗成妙手傥不惜,画我曳杖穿芳丛。
【注释】
郑仲南:不详。
五梅:指梅花。
江 南:指南方地区。
樽不空:指酒杯里没有空着的。
经行所见略可谱:经过的时候所看到的略可记录下来。
秀骨:指梅花的花朵。
铅华:指女子搽在脸上的脂粉。
玉立:形容梅花枝干挺拔、高洁。
红绡:红色的丝绸。
金缕:金银线绣成的花纹。
天香:指梅花散发的香味。
吾圃:我的园圃,泛指自己种植的花园。
曳杖:拄着手杖行走。
【赏析】
郑仲南是南宋诗人郑思肖(1245—1318)的字,他以梅花作画,画中有诗。郑思肖的《梅花十绝》,是其绘画艺术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篇章。此诗是郑思肖的《郑仲南五梅图》一诗之序言。诗中对画中所绘梅花进行了描写和评价,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首联“江南酒美樽不空,十年醉倒梅花中”,描绘了一幅江南美景图,美酒佳酿令人陶醉,而梅花则成为了饮酒之人的最佳伴侣。诗人在此句中表达了对江南美景的喜爱和赞美,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怀念。
颔联“经行所见略可谱,一一秀骨含仙风”,则是对画中所绘梅花的具体描绘,诗人通过对梅花的观察,发现它们不仅形态优美,而且散发着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这一联诗与画相得益彰,相互映衬,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形象。
颈联“不将铅华污真色,亦有醉脸匀春红”继续描绘了梅花的美丽动人之处。这里的“铅华”是指女子涂在脸上的脂粉,而“真色”则是指梅花本身的自然本色。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梅花的自然之美和超然之境,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超然物外之情。
尾联“重英千叶两何好,玉立但喜肌微丰”则是进一步强调了梅花的独特魅力和美丽之处。这里的“重英”是指梅花的花蕾,而“玉立”则是形容梅花枝干挺拔、高洁的形象。诗人通过对这些特点的描绘,赞美了梅花的高洁品质和坚强生命力。尾联中的“肌微丰”则可能是在形容梅花的花瓣丰满饱满,给人一种丰满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崇敬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才华。这首诗的艺术成就很高,它不仅是郑思肖绘画艺术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传统诗词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