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山雪夜本清奇,底事扁舟只凭归。
谁识去来皆兴耳,归时更好似来时。
【注释】
1.子猷访戴:晋王献之(字子猷)曾游剡溪,见戴逵,与语大悦。因请逵为作画,逵不肯,曰:“待君家富贵,然后为之。”王问其故,逵曰:“此可致人兴怀得意,何能易哉?”王遂命驾造焉。见戴于岩窟精舍之中,有二室,南室有四窗,北室有五窗,东室有九窗,皆疏朗清绝,奇丽冠天下。王乃凝瞩流连,不忍暂出。逵乃命左右撤去西室,令东室受光。王于是乘兴题所画云:“以建功立业,不落人为;以无我无事,自适其适。”又题东室云:“宾朋来宿处,今夕寓方丈;山人遗来意,余情尚渺茫。”王献之的《访戴帖》中即用这些诗句。
2.溪山雪夜本清奇:指剡溪、天台山在雪夜里更显得清幽、秀丽。
3.底事:为什么。
4.扁舟:小船。
5.兴耳:兴致勃勃的样子。
6.归时更好似来时:意思是每次出游归来时都好像刚离开过一样,这里比喻每次出游都有新的感受和体验。
【赏析】
此诗是王献之对友人戴逵的一封信中的一节。诗的前两句是说,溪山雪夜本是清幽秀丽的地方,但为何只凭一只小船就能回来呢?后两句写友人的体会:他每次出游归来时都好像刚离开过一样。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这次出游他有了新的体会和感受,因此他每次出游都有新的感受和体验。这首诗表达了朋友间的真挚友谊和互相鼓励的心情。